李白會夸贊這首詩,李長源毫不驚訝。
畢竟這可是詩圣作下,流芳后世的佳作,憑借李白的文學素養,他要看不出詩的好壞,那才叫奇怪呢。
不過,李長源心中還是有些尷尬的。
畢竟這是他抄襲的詩,并不是他自己寫的。
雖說這首詩是杜甫寫的,但是時間點卻不是現在青年時期的杜甫,而是55歲,已至暮年的杜甫,這中間差了足足20多年。
將20年后的詩拿到現在念出,自然會被人們當做是他的原作。
而且因為他身份的加持,也沒有人懷疑他找搶手。
不過李長源也是個妙人,上次在七秀坊內,抄了被稱為“小李杜”的杜牧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現在又抄了“李杜”中的杜甫的佳作。
這羊毛真是可著一家薅啊。
讓人佩服。
不過詩雖然是抄的,但對于李白的邀請李長源卻也不怯。
他前世本就鉆研過古詩文,這一世同樣也跟著呂祖學過吟詩作賦,論文學素養,他自認考個狀元都是綽綽有余,更遑論和李白談論詩詞歌賦?
等到時候聊到興頭上,再念幾首后世的千古一句,說不定李白就要將他引為知己,恨不得當場結拜了。
事實不出所料,李長源跟李白聊了幾句,李白當即就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當李長源離開之時,李白不僅十分不舍,更是送了他一塊代表其身份的令牌,說以后有什么需要,大可去長歌門找他。
對于這種好事,李長源當然是來者不拒,欣然笑納了。
不過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李長源知道李白好酒,當即送了他一壇自己珍藏多年的美酒——那可是李隆基送給呂祖的貢酒!
(別問為什么不詳寫談話內容,李長源文學素養高關我這個作者啥事?我沒那么高文學素養,不知道文壇大佬怎么聊天的,所以我就不寫,誒,就是玩兒。理不直氣也壯.jpg)
從李白那里出來,李長源也沒急著回去休息,而是轉道去了萬花谷代表團所在的庭院。
此次帶隊前來的是裴元和谷之嵐這兩個藥王傳人,可以說是李長源的老熟人了。
只不過他們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昨晚才到,所以之前李長源也沒有機會過去敘舊。
如今慶典結束,自然得拜訪一番,好好聊聊。
咳咳,才不是去看谷之嵐呢。
“李兄?你怎么來了,快快請進。”開門看見竟是李長源上門拜訪,裴元驚訝的同時,也是十分高興。
當初李長源和于睿拜訪萬花谷,他們倆可是相談甚歡,如今相隔大半年再次相見,自是欣喜。
進了屋,李長源這才發現院子里竟有不少江湖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