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上雖然稍顯稚嫩,但演奏間卻也融入了奏者自身的感情,令聽眾忍不住沉醉于當年的“高山流水、志在知音”的情景中。
要知道,世上大多數琴師演奏此曲,往往都是公式化的演奏,很難將自己的感情融入進去,只具其形不具其神。
柳楚葵這般年紀就能做到大多數琴師都做不到的事,可見其天賦之出眾。
而在這時,高絳婷也明白過來,柳楚葵為何會當眾演奏這首曲子。
這是把她當做知音了啊!
能被這樣一個充滿靈氣和天賦的少女所喜愛,高絳婷恨不得當場感慨“夫復何求”。
與此同時,在場不少人也品味出來,柳楚葵琴聲中居然蘊含著自身的感情。
一些琴師一邊跟其他人一樣驚嘆未來必將再添一位琴道宗師,一邊又面露羞愧,深深地低下了他們原本高傲的頭顱。
因為,他們演奏《高山流水》之時,根本就沒法將自己的情感融入進去。
聽著好聽,但實際也就那樣,根本無法引起聽眾的共鳴。
如今被一個小姑娘比了下去,他們如何不羞愧?
同時,他們心中還十分的郁悶。
第一個就是能將自身感情融入古琴曲的高手,一下字把當眾展現自身能力的門檻拉高了好幾個檔次,這讓他們這些普通的琴師如何敢上場演奏?
上去了,眾人一對比,不滿場噓聲都算是尊重自己了。
這下好了,原本還打算表現一番,希望借此得到某位大師或者宗師的青睞,然后被指點幾句乃至收為弟子的,現在全泡湯了。
一曲作罷,柳楚葵雙目緊閉,依然靜靜地坐著。
從美妙的琴聲中回過神來的眾人此時也都默契的沒有出聲,只是安靜的看著場中央的小姑娘。
他們知道,這是將感情帶入琴聲的后遺癥,演奏結束后,需要進行一番自我調整,將自己從琴曲的氛圍中掙脫出來。
原本他們還擔心柳楚葵年紀輕輕的,很難走出那個狀態。
但不過幾個呼吸,柳楚葵便站起身來,眼神中帶著明亮的神采。
這下,他們明白了,柳楚葵恢復過來了。
天才,果然與常人不同。
連走出那種氛圍,也是如此的快速。
在明白這點后,憋了許久的人們頓時高聲喝彩起來。
更有甚者,竟直接引吭高歌,顯然十分高興自己能聽到柳楚葵的琴曲。
對此,在場的人們都見怪不怪了。
這都是聽琴后的正常操作,不足為奇。
當然,前提是演奏者的水平夠高。
不然,那就不是引吭高歌、大聲喝彩,而是一片噓聲,或者充滿善意的鼓勵了。
沒去理會觀眾“再來一曲”的呼聲,柳楚葵抱著自己的愛琴徑直回到了高絳婷身邊坐下,雙眼充滿期待的看著高絳婷。
抬頭摸了摸小姑娘的腦袋,高絳婷柔聲說道:“你彈得很不錯,我在你這個年齡也就這個水平了,我相信你會越來越厲害,早晚能超越我。
此外,謝謝你的喜歡,你所要表達的,我皆已領會。以后,就讓我們一起,共攀琴道巔峰吧。”
聞言,柳楚葵興奮的連連點頭。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