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谷之嵐的帶領下,李長源很快便在三星望月山腰處的藥王閣見到了傳說中的“藥王”孫思邈。
“晚輩純陽宮玄虛子李長源,見過藥王前輩。”
一見面,李長源便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晚輩禮。
隨后,他便不動聲色的打量起這么名傳后世的藥王。
這位享譽后世一千三百年的杏林圣手身著一襲黃色葛布長袍,看起來極為樸素。
手中的拐杖頂端還掛有一個黃色的酒葫蘆。
據說,里面裝著的是能夠延年益壽的靈酒,也是藥王能活到一百多歲的關鍵所在。
但李長源覺得,靈酒或許有著延年益壽的效果,但絕不會是孫思邈活了這么久的關鍵。
真正的關鍵,還是得靠他體內那渾厚的道家養生真氣。
是的,藥王孫思邈不僅僅是醫藥學家,還是一位精通老莊學說的道士。
即便是在道門內部,他也是當今輩分最高的人之一,地位尊崇。
歷史上的他,出生于西魏大統七年(即公元541年),活過了141個春秋,期間完成了中國最早的臨床百科全書《千金方》和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澤被后世,于682年與世長辭。
而在這劍網三世界,他大概出生于唐高祖李淵時期,7歲時讀書就能“日誦千言”,每天能背誦上千字的文章,到了20歲就能侃侃而談老子、莊子的學說,并對佛家的經典著作十分精通,被人稱為“圣童”。
他為人隨性,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對于世俗之事不屑一顧,曾多次辭謝朝廷的冊封。
他了解疾病根源,又熟知草藥的用法,還非常注意養生之道,因而醫術已達到了可以起死回生的深度;同時孫思邈還主張大夫要有醫德,要存正直之心,以行醫救人為使命。
他治愈了數不清的疑難雜癥,在人們的認知中,世上還沒有他不能攻克的疾病,所以被人們稱為藥王。
而這時,他才四五十歲。
后來,武周代唐,因多次拒絕為武則天煉制長生不老的仙丹,孫思邈不得不詐死埋名,隱居好友方乾所在的俠客島。
直至武則天死后,他這才跟隨方乾的兒子東方宇軒返回中原江湖,藏身于萬花谷中,不問世事,悉心教導谷中子弟。
時至今日,藥王孫思邈已有一百五十多歲了。
然而,看著眼前這鶴發童顏、精神矍鑠,神采奕奕的老爺子,李長源真的很難將他與150+的年齡聯系在一起。
就這形象,說他是六七十歲,一點問題都沒有。
“原來是呂洞賓那小家伙的徒弟,好,好,真是個好孩子。”
孫思邈一臉笑瞇瞇的,顯然對李長源的到來很是高興。
而李長源對孫思邈稱呼呂洞賓為“小家伙”倒是沒什么意外。
呂祖今年才九十多歲,他當年剛出道的時候,孫思邈早已是名滿天下的藥王,說不定呂祖那身醫術都曾受過孫思邈的指點,被喊作“小家伙”也沒什么好奇怪的。
倒是孫思邈那中氣十足的聲音,令李長源內心大為震撼。
如果不看人,只聽聲音,恐怕誰都以為他是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男人,而且是身體賊棒的那種。
換到現代,他的身體素質怕是比大多數年輕人還要好。
這就是傳說中的藥王嗎,這養生功夫未免也太離譜了吧。
不過,震撼歸震撼,他表面上卻是始終掛著一絲謙遜的笑容,讓人看不出其內心真實想法。
隨著和孫思邈聊天的深入,李長源發現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果然如同傳言所說,和藹可親,對待晚輩極有耐心。
而且一個半世紀的閱歷讓他對各類知識的涉獵極廣,不只是醫藥,老莊之學、周易八卦、占星卜算等等都有涉及,李長源在與他的交談中收獲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