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源正說著什么,但注意谷之嵐那雙眼睛突然變得殺氣騰騰后,他連忙話鋒一轉,從心道:“嗯,我是想說,不是說好的你做飯給我吃嗎,怎么到頭來卻是我給你烤肉吃,你好意思嗎?”
“嘻嘻,沒辦法啊,誰讓你烤的更好吃呢。”谷之嵐理不直氣也壯的回道。
“不過話說回來,不是說君子遠庖廚嗎,你怎么還會做吃的啊。”
由于之前跟著李長源一起去苗疆五毒教的時候,路途上的一日三餐都是李長源下發任務,然后由玩家們變著花樣的完成,李長源自己并沒有親自下廚過,所以谷之嵐她并不知曉李長源會做吃的。
李長源在聽了這話后,直接送了她一個看傻子的眼神。
“你是不是傻,我是江湖人士,又不是書生,要是不會幾手廚藝,這趕路的時候要是恰逢在野外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豈不是要餓肚子?”
“對哦。”谷之嵐恍然大悟。
但緊接著她的臉瞬間燥得通紅。
她的廚藝,一開始也是因為跟著孫思邈外出行醫,在來不及趕到城鎮里,不得不野外宿營時練出來的。
她自己都經歷過這種情況,怎么就傻乎乎的問了李長源這個問題呢。
頂著李長源戲謔的眼神,谷之嵐尷尬的用腳趾摳了個三室一廳,當場領會到了什么叫社會性死亡。
這一刻,她是真的好想找個地縫鉆進去。
李長源自然也看出了谷之嵐心中的尷尬,為了不讓谷之嵐難堪,他假裝什么都不知道,更是講起了笑話,轉移了話題。
說說笑笑間,兩人終于靠近了仙跡巖。
人還未至,他們便遠遠的聽見仙跡巖的方向傳來了朗朗讀書聲。
細細一聽,應當是“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當確認自己所聽到的確實是這六局詩后,李長源突然沉默了。
谷之嵐沒有注意到李長源的神色變化,反而因為擔心李長源不清楚情況,主動解釋起讀書聲的來源。
“顏真卿不僅是我們萬花谷的書圣,更兼任著我們萬花谷弟子的學問老師。
萬花谷乃大唐三大風雅之地,琴、棋、書、畫皆乃上乘,作為萬花弟子,對于這些不求取得多大的成就,至少也得熟稔于心。因此包括我在內,每個萬花谷弟子都需要在書圣顏真卿這里練習書法,學習文學知識。
這朗朗讀書聲,便是上課的年輕弟子在誦讀名詞佳句。”
李長源微微點頭表示了解。
雖說前世因為玩了游戲,知曉顏真卿會在仙跡巖教導萬花弟子讀書,但個中緣由卻是沒說。
自己結合人物表現思索來的結果,哪有谷之嵐親口解釋來的準確?
“對了之嵐,如果我沒聽錯的話,他們誦讀的,應當是李白前輩所做的《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一詩的后六句吧?”
“不錯,正是那六句。顏先生很喜歡李白前輩的這首詩,對這后六句更是喜愛異常。再加上這六句很是符合我萬花谷自由隨性的門風,便被顏先生經常拿來讓弟子們誦讀。”
“明白了。”
李長源了然的再次點頭,但心中卻是瘋狂的吐槽著。
這劍三世界的時間線跟正史相比,果然是有的一樣,有的不同。
比如現在誦讀的這首《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歷史上應當是在天寶十二載(753年)所作。
那年,李白來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后,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至此,但很快又要離開。
于是李白便陪他登謝朓樓,設宴送行,酒到興處,此詩靈感便一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