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情況緊急,那些繁文縟節就不要講了。”
“本君命令,從即日起,各朝各代軍隊在昆侖山脈中進行整合,且務必要在兩日之內完成。”
“兩日之后,聯軍主動出擊,于荒原上迎擊異族軍隊。”
“另外擇日不如撞日,作戰方案和各部指揮現在就可以商議確定,諸位盡管建言獻策。”
沒有舉行什么重大的就職儀式,在被眾人一致推選出來,正式就任聯軍最高軍事長官后,王浩用這個身份下達了第一道命令。
整合軍隊,就地商討作戰方案和各部指揮,這些都是大戰之前的必備工作。
“尊王先生令!”
面對王浩下達的第一道命令,眾人一齊拱手說道,心中無絲毫不服。
這也好在發號施令的是王浩。
要換做是別人,位高權重,心高氣傲的眾人哪里會給這個面子,不當場拂袖離去就算不錯了。
于是乎,在王浩的命令下,眾人開始就地商議起來。
誰也沒想到,這場原本精心準備的宴會到最后竟然演變成了一場戰略級別的軍事會議,而且參與人數高達上千人。
……
“軍隊整合方面,末將建議除了神州軍之外,各朝各代軍隊可以整合為以千人隊為基礎的大軍,這樣不說其他,起碼好方便指揮。”
“末將贊同曹將軍所言,不過末將也有一點需要陳述,那就是可以將騎兵集中使用,開戰后向敵軍發起大規模騎兵沖鋒,到時數十萬鐵騎縱橫狂奔,勢必能對異族大軍造成重創甚至毀滅性打擊。”
“兩位將軍的建議都不錯,本君現在予以采納。”
“依朕看來,各軍缺乏了解,而且數量高達數百萬之眾,短時間內就算強行融合在一起也無法充分爆發戰力,反而會自窩兵力,所以將整合后的大軍進行切割指揮勢在必行。”
“武帝好眼光,論軍事才能,朕自認不輸古今任何頂尖名將,所以朕愿毛遂自薦,向王先生討要一支大軍進行指揮;請王先生放心,朕定然不會讓王先生和諸位失望。”
……
經過了近半個小時的討論,這場戰略級別的軍事會議也是也是商討出了一套令眾人滿意且符合實際的作戰方案。
這套作戰方案主要有三條。
第一,將各朝各代的軍隊整合為以千人隊為基礎的大軍。
經過統計匯總后發現,除去工匠、裁縫、鑄劍師、后勤人員等各種額外人員,各朝各代的正規軍士加起來共有兩百四十萬余。
其中騎軍共六十八萬余,其余皆為步軍。
第二,將聯軍整合為東部、南部、西部、北部及中部等五支軍團。
其中東南西北四大軍團分別下轄十五萬騎兵、四十萬步兵,并任命軍團指揮。
經商議確定,東部軍團指揮為大秦大將軍王賁、南部軍團指揮為明成祖朱棣、西部軍團指揮為大元丞相擴廓帖木兒,也就是歷史上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天下奇男子,并發出此生恨不能臣王保保感嘆的王保保。
北部軍團指揮則是為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李世民和朱棣也是在場七位皇帝中唯二參與到軍事指揮當中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