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讓周王失望的是,自己將近二十個子嗣,三十多個女兒,就沒有一個主動請纓的,連自己最看好的太子也不例外。
女兒們就算了,畢竟女兒家嘛,可以理解。
可兒子們的沉默卻是讓周王失望不已,不禁心中傷感:
“本王一生庸碌,自己只能做守家之犬,不能當開拓之君。”
“難道本王的兒子們也都是守家之犬的材料嗎?難道我大周要一直沉淪下去嗎?”
就在周王失望傷感不已時,讓周王意外的事情出現了。
因為原本無限接近于透明,在自己心中根本就沒有留下多少印象的九王子姬玄竟然主動請纓,決定代表大周王室前往西南賑災。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驚喜,周王感動不已,同時也重新審視起了姬玄這個自己以前從來都沒有重視過的兒子。
就沖著這份決心與魄力,姬玄就比一眾兄弟姐妹強出了不知多少。
也因此,周王第一次在大位傳承上產生了動搖。
而之后好消息傳來,言及九王子不僅在放糧賑災一事上和西南各州府協同的極好,而且每天都身穿麻衣,親自前往一線派糧,吃穿用度都和百姓一模一樣。
隨行官員和被救濟百姓無不交口稱贊,甚至在私下里稱九王子姬玄乃大周百年來第一賢王。
大周王室的口碑危機迎刃而解。
面對傳回來的種種情況,周王笑了。
如果是在以前,周王絕對會找個借口將深得民心的姬玄下獄問罪,以免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哪怕姬玄是自己的兒子也不例外。
可是現在,周王不會這么想,也不會這么做。
因為他已經老了,五十多歲的周王雖然看著像三十多歲,但周王清楚自己的身體已經快要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
多年來的沉迷酒色早已將周王身體近乎掏空,沒幾年好活了。
所以周王迫切的想在自己的兒子們中找出一個可以真正當王的優秀子嗣,接管大周江山,以免大周傾頹。
而此次賑災事件,就是周王給兒子們的一個考驗。
只是可惜,嫌苦嫌累的太子和王子們根本就沒有領悟到周王的用意。
只有多年來一直隱忍,韜光養晦的姬玄領悟到了。
不僅成功把握住了這次機會,還把任務完成的非常好。
因此,急于選出繼承人的周王不僅對姬玄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更換儲君之心也是徹底堅定下來。
此番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和所有兒女來王都城門迎接,周王不僅要在天下人面前表達對賢王的看重,更是想借此時機,更換國本!
“兒臣姬玄,賑災歸來,見過父王!”
一來到王都城門口,看著父王,文武百官以及一眾兄弟姐妹齊聚的盛大場面,哪怕是韜光養晦數年之久的姬玄也是不由一驚。
原本不參與任何黨爭、詩會、狩獵,透明度近乎于零的他何曾見過這種場面?
而且是來迎接自己的。
自己根本就沒有想過好吧。
“看來本王子的猜測沒有錯,父王就是在借此次賑災挑選繼承人。”
“我的兄弟們啊,因為嫌苦嫌累,你們竟然錯過了這一次絕佳的表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