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百家之人來說,死亡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祖師留下的傳承,卻要在自己手里斷絕。人可以死,道統傳承卻不能滅。”
“嗨!”
高漸離朝著張良長羈一禮。
“聽君一席話,使我茅塞頓開!”
“我輩眾人,當以發揚墨家傳承為己任,若是我們死了,到時候嬴政定會派人接手墨家文化,那個時候,我們死可就是白死了。”
“巨子說的是,如今便是這個道理!”徐夫子也是贊同這個想法。
是失敗者給自己找的借口也罷。
是他們給自己的自我安慰也罷。
如今情況已經是如此,墨家的傳承不能斷絕,他們需要活下去。
“便是如此,我之所以不自盡,便是準備親自到秦王面前,和他見一面。說起來,我和他當初還曾經見過幾次,卻沒有想到他最后居然是我的滅國仇人。”
“世界之大,諸多奇妙皆是凡人不能悟透的啊!”
張良心中唏噓不已。
作為韓國五代貴族子孫,他的成長,他的根基,全部在韓國。
讓他投降大秦,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他這次去咸陽,便是去求一杯毒酒。
“多謝張良先生開導!”
雪女朝著張良表示謝意。
對于她一個女人來說,沒有什么比高漸離的心情更加重要了。
這一次,她知道高漸離為了自己,沒有選擇犧牲。
對于她來說,同樣是心情沉重。
平心而論,雪女也不想在這大好的青春年華,和高漸離一塊喪命。他們兩個還有很長的時間在一起,他們可以很幸福。
這一次去咸陽,雪女已經下定決心陪著高漸離共赴刀山火海。
“不用謝,這些事情你們以后想想,也是會想明白的。”
張良沒有說自己的功勞,對他來說,這次去咸陽,不但要面臨人生中敵人的屈辱,還要面臨心靈的煎熬。
對他來說,無論是臣服,還是選擇抵抗,都不是一件容易抉擇的事情。
他的身份和當初不一樣了。
小圣賢莊三當家的名聲,是他的庇護傘,同樣也是他的催命符。
現在他的選擇,無外乎便是求仁還是求義的事情。
舍生而取義,這是一件對他來說很簡單的事情。可是他的身份,卻會成為大秦對付小圣賢莊的借口,對此,張良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他寧愿死在嬴政面前,也要洗脫小圣賢莊的嫌疑。
當初他加入小圣賢莊,確實有利用這里的心思。
可是這么多年,兩位師兄無私的關懷,還有荀子他老人家的照顧,張良實在不忍心把小圣賢莊拖入大秦的鐵蹄。
如今大秦明擺著要對諸子百家下手,也許未來儒家會臣服,可是張良卻不允許這件事情的起因在自己身上。
看著那邊和幾個女人談笑風生的周逸,張良知道以自己當初和周逸的幾面之緣,倒是可以開口求情,讓他在臨死前,能夠不遭受折磨。
僅如此,便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