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店終究不是長住之地,在向附近之人打聽一番哪里可以租房子后,他便有了目標。
招一輛黃包車,說了個地名后,車夫腳上好似踩了風火輪,蹭蹭蹭地往前跑去,很快便穿行在大街小巷之中,開始陳樂道還有心情記一下路,到后面就放棄了。
上海灘的黃包車夫,和未來的重慶出租車司機有得一比,腦子里都放了張地圖。各種犄角旮旯的地方,就沒他們找不到的。
這是陳樂道第一次坐黃包車,感覺沒想象中那么好,有些顛簸,車夫拉著車七拐八繞的,他第一次覺得自己是個路癡。
“先生,到了。”
一棟棟由紅色磚與青色磚混合砌成的房子出現在陳樂道面前,每棟樓差不多都是三層高,這對習慣了高樓大廈的他來說沒什么新奇。
只是這一排連一排的規整緊湊得樣子,還是不多見。至少他以前是沒怎么見過。
樓房主體呈法式風格,偶爾能從中瞧見一些中國元素,比如此刻他面前這牌樓。就是標準的中國風格,符合國人的審美。
仔細打量幾眼,滿足心中好奇后回頭給了車夫錢,這才走進里弄,也就是小巷中去。
這里的房子有一個統一的稱呼,石庫門,石庫門如四合院一般是圍合而成。不過這里的是新式石庫門,與老式石庫門不同。
老式石庫門的門頭是由一圈石料箍成,本叫石箍門,后來叫著叫著就變成了石庫門。而這里的門頭是由清水磚砌出來的,且門楣的裝飾也更加繁復,多呈三角形、半圓形等花飾。門左右兩旁還各掛有一個壁燈。比老式相比更具美感。
乍一看,規規整整的,還挺好看。若是后世能在這里擁有棟房子,那一輩子吃喝也就不愁了。
這種新式石庫門里弄在前幾年還挺受有錢人喜歡,只要有錢,大都會在這些里弄中買下一棟房子,但近兩年花園洋房和新式里弄興起,石庫門里弄已經不受歡迎。
這對陳樂道來說是好消息,不受歡迎,租金就低一些。
仰著頭,看著門牌,陳樂道一個一個找過去,終于找到了自己的目標。
門是關著的,陳樂道瞅了瞅沒有猶豫,上前敲響房門。
“誰啊,來了。”里面傳來一個男人渾厚的聲音。
門打開,看清里面的人后,陳樂道心中稍稍啞然,和他想的有些不一樣。
如今這房子雖然不受有錢人歡迎,但也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的。
給他開門這人面相忠厚,約莫四十來歲,穿著普普通通,雖不寒酸,卻也不像住在這個地方的人該有的穿著。
壓下心中詫異,陳樂道問:“大叔,我聽說這里有房子出租,我沒找錯吧?”
中年男人一聽這話,疑惑散去,臉上頓時綻放出笑容,“沒找錯,沒找錯,我們是有房子要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