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決賽只有三個評委,不過他們只負責點評,投票是交給在場的所有觀眾。
其他的賽制和之前的沒什么不同,不過這一次淘汰賽上的題更加困難,很多都是冷門,偏門的詩歌。
不過這一次倒是蘇寧的幸運了,他之前就因為對此有興趣,很多題目他都看過,最終以第二名的成績進入總決賽。
“大家好,我是穆雨,讓我們歡迎全國詩歌協會的副會長……”
穆雨介紹完三位評委,又例行感謝了一波觀眾后,開始介紹起了詩歌大賽的賽制。
“詩歌大賽的決賽分三場,計算總分,總分最高者獲勝。
我們的三位評委分別出一個題目,答題時間為十五分鐘,然后評委點評兩分鐘,觀眾投票時間為三分鐘。
投票器已經發到觀眾的手上了,上面的數字對應選手的號碼,每位觀眾只可投一票。”
也就是說,越早寫完,對選手越有好處,寫的慢的,就算是寫的再好,也可能因為觀眾沒票了,而輸掉比賽。
蘇寧揚起嘴角,速度和質量并存嗎?有意思。
“現在,開始第一場比賽。”穆雨說完,一個評委拿出一個小黑板,對準大家。
同步大屏幕上也出現了這個題目,“雨”。
“很普通的題目,很多詩人都寫過雨的詩句,比如周紫芝的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讓我們期待選手們的發揮吧。”
蘇寧思索了一下,就想到了王維的“空山新雨后,自掛東南枝……呸呸呸,天氣晚來秋。”
這可是一首山水名篇,于詩情畫意之中寄托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不管是什么時候拿出來,都沒問題。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我們的二號選手速度很快嘛!這才三分鐘就已經寫完了,哪位評委老師愿意點評一下呢?”
坐在中間的一個老人站起來說道:“此詩甚好,說是點評不如說是鑒賞一番。”
這個老人先是一句一句的翻譯了一下詩句,再引出古代的一些典故,說明詩句的來源。
比如“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本來,《楚辭·招隱士》說:“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詩人的體會恰好相反,他覺得“山中”比“朝中”好,潔凈純樸,可以遠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
嗯,這個世界的《楚辭》也有,但是《詩經》卻沒了,取而代之的是《詩賦傳》。
“這首詩一個重要的藝術手法,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
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范水,對景物作細致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聽完鑒賞,觀眾們紛紛鼓掌,剛開始看完詩,他們還覺得沒什么,但是一聽完鑒賞,驚為天人有沒有,原來這首詩里面有這么多東西!
所以說,其實很多千古名篇并不是寫的有多好,當然,人家確實也寫的很好,但是很多詩歌能流傳下來,很多都是那些鑒賞人的功勞。
沒有那些鑒賞人,很多普通人根本就不知道里面的門門道道,更別提流傳千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