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枕月沒有摘過冬棗,很新奇的樣子,好奇地打量著一顆顆棗樹。
棗樹不高,果子倒是挺多的,一些繁茂的枝頭都壓彎了。
于知樂摘了一顆,在衣服上擦了擦,遞給她:“嘗嘗。”
“唔!很甜!”
夏枕月很高興,第一次吃到如此新鮮的棗,上一秒都還在樹上掛著呢。
“哪些算是成熟的呀?”
“青色的不行,這些已經著色的就可以摘了。”
于知樂很有經驗,他把枝丫拉下來,把成熟的冬棗一顆顆摘下,夏枕月戴著那頂巴拿馬草帽,手里拿著竹簍子跟在他身旁,兩人一邊摘一邊吃。
“你倆別爬太高啊,小心摔著,下面不是有夠得著的嗎?”于知樂喊兩個小朋友。
“高一點的好吃啊!”
蘇稚芙兜起衣服裝棗,嫌袋子太麻煩,“知樂哥哥,我們可以摘多少?”
“你能摘多少摘多少,帶回家去吃。”
“你真好!那我多摘一些帶回去給沈郁哥哥他們吃!等一會兒我也送很多番薯給你吃!”
“這有袋子。”
幾人一起在棗園摘冬棗,不多時,于游也過來了,提著釣竿和水桶,準備去釣魚的。
“爸,冬棗。”
“你們吃就好,小月口渴的話過去那邊有涼茶和水。”
“嗯嗯,不渴!”
見于游去釣魚,于知樂和夏枕月也跟著一起去,兩個小朋友就自己跑回家去了。
“我爸沒啥愛好,就喜歡釣魚,只是每次他都空軍。”
于知樂和夏枕月跟在后面,壓低聲音小聲說話,相互喂棗。
“空軍是什么意思呀?”
“就是一條魚都沒釣著。”
“于叔叔看起來很專業啊……”
這句話倒是讓于游給聽見了,他邊走邊指著附近的魚塘和小溪:“釣魚還是得看資源,資源好的話,丟空勾都能上魚。”
于知樂和夏枕月總感覺不是那么回事。
“你們跟著來干嘛呢?”于游有些不自在。
“一起釣魚啊!”
“我只帶了一根魚竿。”
“以前不是用竹子也能釣嘛,我去弄根竹子來。”
于知樂和夏枕月把棗放一旁,就一起去找竹子了。
漂亮的竹子沒找到,尋了一圈,拎回來一根菜地里搭絲瓜架的毛糙竹棍子。
看到這根竹棍子,于游也是撲哧一聲笑了,搖搖頭道:“這魚塘的魚精得很,你們這根破棍子也能釣得著?”
“玩玩嘛。”
“也是,釣魚是陶冶情操的運動,不用太在意得失,樂在其中最重要。”
“……爸,你是不是經常這樣安慰自己?”
于游聽了氣得要揍他,夏枕月也掩嘴輕笑。
他裝備帶得齊全,漁具平時都在車上放著的,哪里有水都會停下來看看。
接過兒子撿回來的竹棍子,于游幫忙給綁上了釣線、魚鉤、浮漂。
拿到自己的‘釣竿’,夏枕月很開心,蹲在岸邊,笨拙地把魚鉤丟到水里。
“會有魚上鉤嗎?”夏枕月期待地問一旁的于知樂。
“不可能吧,你都沒上餌料。”于知樂說道。
“哦哦!我給忘了……”夏枕月又把竹竿提了起來。
這萌新的,于游呵呵笑道:“釣魚不簡單的,要看天氣、看風向、看釣時、看地勢、看塘形、今天是晴天,要釣渾水、釣深水、遠水,你們一沒上餌二沒打窩,釣竿這么短,跟玩具一樣,怎么釣得到?”
“原來這么復雜……”
夏枕月感嘆,看來今天沒機會體會到中魚的感覺了。
于知樂也不懂,他餌料都不會上,蹲著捏了一團,把魚鉤包住,然后和夏枕月一起找了個有樹蔭的地方。
撲通一下把魚餌丟下水就算完事了。
而于游一套專業的流程,加上嫻熟的甩桿,還真有那么一回事。
“于叔叔看起來好專業!”
“他天天在抖音看鄧剛,技術應該是有的,可能真是資源不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