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下旬的大竹村。
早晚感覺有點冷,村里有些老人已經穿起了長袖。
而大棚這邊忙得火熱朝天。
除了那兩畝山蘇還沒成熟外,剩下的所有蔬菜,包括那些長茄、西紅柿、四季豆都可以采摘了。
長茄一根根掛著,最長的茄子都有40多厘米,茄子生長周期長,但產量也很大,一茬就快有3000多斤。
而隔壁的西紅柿也全都紅透了,一串下來七八顆西紅柿,曹路在田里摘了一顆西紅柿,由于沒有打農藥,在衣服上摩擦兩下,直接往嘴巴里送。
皮薄,多汁。
咬下去的瞬間爆漿,甜味中略帶一點酸,口感瞬間讓你找回了初戀。
然而曹路只有暗戀,沒有初戀,想起那個女人已經當媽后,瞬間感覺這個西紅柿不好吃了。
......
由于這次采摘量很大,曹路擔心何玉柱他們采摘不過來,便在村里找了些村民來幫忙,而這些人都是不要錢的。
自打劉大清他們領到工資的事,在村里傳開后,就一直有人來找曹路,問他大棚缺不缺人。
在外面打工賺兩千塊回到村里,說不定還會被嫌棄,但可在村里能賺到兩千塊,是一點都不低。
畢竟吃住全省了。
還可以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且曹路好像還給劉大清他們上了醫社保,要是能夫妻檔一起上,一個月就能拿到近五千元。
這筆錢對農村人來說,足夠了養活一個家,還能順帶培養兩個大學生,男的要是運氣好拱到城里的大白菜。
女的要是能像老劉家的那個閨女一樣,嫁給城里的有錢人,那下一代就可以離開這村子了。
而這些在大棚里幫忙收菜的,其實都是來應聘這份工作的。
可曹路不是隨便的人,不是什么人都收,他給大家定了個實習期,表現好的可以留下。
于是這些村民,為了拿到工作崗位,一個比一個拼命。
大棚里的何玉柱,剛搬起一籮筐長茄,身邊的阿貴立馬說道:“柱哥,這個我來就行。”
見阿貴什么事都搶著做,他只好去隔壁大棚摘西紅柿,結果一位大娘來到他身邊,不停絮絮叨叨:
“柱子啊,我種了幾十年菜,非常有經驗的,這個西紅柿不能這么摘,會傷到桿子的,要這樣......”
“來,大娘教你。”
自打曹路讓他當這個菜農小組負責人后,何玉柱發現自己無論做什么事,都有人跟他搶,搞得他完全放不開手腳。
他根本就不會管人,也不想管人,郁悶的他,只能去田埂上先抽根煙。
而大棚里干活的劉大清,則起了小本本記到,用非常潦草的字寫到:
“9月27日,傻柱,抽煙五次。”
“還是老劉你厲害,我怎么就沒想到這招。”一旁看劉大清記小本本的張六福,哼道:“到時候,發辛苦費的時候,曹路要是再偏心,我們就把這個念給他聽。”
......
見曹路的蔬菜大棚搞的這么順風順水,有不少村民后悔當初把土地租給了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