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深思熟慮后的決定,大人,在下自愿將這些錢財贈予兄弟們!”
“一旦勾畫,可不能反悔!”
“無悔!”
簡單的幾句后,一大筆錢財被李元嬰捐贈出去,堂內兩邊的偏將,以及那剩余九名先登死士,這才回過神來,居然不顧身在大堂之上,開始低聲議論起來。
“這總計起碼五千多兩了!李百戶居然舍得!”
“李百戶大氣人啊!”
“送給我們先登營!!!”
……
這時這九人才回過神來,贈予先登營,他們不就是嗎!
轉而就是心情就復雜起來,有敬佩,有感謝,有激動,有欣喜,這完全是一份意外來財!
至于那些偏將,參將等,雖然被李元嬰的豪氣震驚,但他們都是將領,自然不缺這點錢財,一個個盯著李元嬰,知道李元嬰這做法完全是沖著封侯拜將去的啊!
有輕就有重!這是取舍!
沒有人不愛錢財,除非那人有更重視的利益!更遠大的目標!
參軍入伍,戰場拼殺,除了能獲取錢財,還能升官!可以封侯拜將,榮耀祖宗!
李元嬰的目的幾乎刺裸裸的,毫不掩飾的展現出來!
在場的眾人雖然是武將,但身在官場,若是只有肌肉早就被當成炮灰了,哪能活著身居高位,成為將領!
高堂上,岳明深深地看了一眼李元嬰,心中贊嘆,似乎從李元嬰身上看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
仗義疏財,每戰只求功勛,不取錢財,似乎從那時候開始,自己就走上了名將之路,直到如今,終于官拜上將軍!
年少時是觀史書,遍覽古之名將風范,勵志效仿,這才混出名堂,那眼前這小子……
“好!好!有那么些味道了!”
然后便是給剩余九名先登分發獎勵,若是第一先登是塊含金量十足的純金,那剩余的先登則是破銅爛鐵,雙方根本沒有比較的意義。
趙煥光得賞一百一十兩,先登功五十兩,斬獲六人得六十兩。
聽到這些李元嬰有些感慨,這西南桂人太不值錢了,一個人頭才十兩銀。
而那東南的倭人價值三十兩,東北的斯通人五十兩,草原韃靼六十兩,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這一對比,傷害感十足!簡直不把西南叛軍放在眼中。
其實李元嬰還是以前世的思想來判斷國策,不是不能提高賞銀,而是不敢。
甚至十兩銀子都太多了,若是再加銀子,只怕夏軍就不是去平叛去了,而是去屠殺,不分反叛與否,盡皆殺死,好拿去領賞!
到時候西南可能會被直接打殘,千里無人煙都有可能發生。
西南是國土,西南土人也是大夏人,這不是外虜夷狄,消滅的越多越好,賞金自然不能高了,甚至朝堂上對此還是吵吵嚷嚷,爭論不休,若不是景泰帝急于平叛,可能叛軍一個人頭能有三兩都算高了!
不要考驗人性!一旦考驗,那就是造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