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吧,剛進聯盟時不能想著要立馬成功,第一個賽季不能好高騖遠,我們可以先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說拿個場均20分。”
電視里何星輝一本正經的說道。
“臥槽,哎呦臥槽。”
“這逼裝的,我給滿分。”
“場均20分的小目標,哈哈,百分之九十的球員看了都得哭。”
觀眾紛紛大笑。
在電視機普及之前,普通人比較缺幽默感。普及之后,靠著趙本山的小品,普通人才開始變得風趣幽默。
而網絡普及之后,才迎來全民娛樂的時代。
此時的中國人,生活在變好,精神世界的需求急劇增加。
何星輝的這種幽默句式,瞬間就俘獲了眾人的心。
一個幽默的人,大家都難以拒絕。
要不然,趙本山也不可能靠著一張嘴皮子就火遍大江南北。
“9500萬美金,臥槽,現在打球這么賺錢?”
當電視里暴露何星輝的代言合同后,店老板也被吸引了過來。
在這個年代,9500萬美金簡直多的不敢想像。
“那當然,你們這些老人落伍了,小瞧了籃球的魅力。”
前來看電視的籃球迷自豪的說道,好像何星輝賺錢多,他們這些打籃球的都跟著有面子一樣。
還真別說,店老板還真就因此高看了下這些逃課的少年。
他開始意識到,打球貌似也不是不務正業。
“MVP不是拿不拿的問題,而是拿幾個的問題......”
電視中,何星輝再爆金句。
“這尼瑪,逼王之王。”
“太囂張了,但是我喜歡。”
“照這樣打下去,星哥拿MVP貌似也不是不可能呀。”
“什么是MVP?”
店老板好奇心大起,隨后立即有人給他科普。
籃球文化,在不知不覺中傳播著。
........
“唱唱歌,跳跳舞,再去校園里泡泡妞,我的生活就是這么的樸實無華。臥槽,我也想要這樸實無華的生活。”
一個觀眾苦著臉說道,其他人紛紛點頭贊同。
這種生活,誰不想啊。
“出身普通家庭,我信你個鬼,網上都曝光了,他家在廣州都有幾套房,姥爺還有家公司,母親還是公司高層。”
“我去,這些照片太火辣了,臉盲癥,我信你個鬼。”
“最后悔的就是打NBA,這尼瑪我不能忍了,求大圣現身收了這妖孽吧。”
國內的球迷瘋狂吐槽,實在是何星輝的這些言論有太多的槽點。
通過這段采訪,球迷也大致的了解何星輝的個性。
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少不正經。
滿嘴跑火車,沒個正形。
但是,偏偏卻讓人討厭不起來,因為他是個人才,說話又好聽。
如果能夠和這種人呆一起,偷電瓶車也是可以考慮。
采訪內容播放完,鏡頭切到了現場。
現場雙方球員已經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