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效果非常霸道,但非常雞肋的一個道具。
如果沒有人主動侵犯他,這道具就廢了,而且還有使用時效,必須確定別人會對自己下黑手才適合購買,否則就是浪費。
諸多缺陷,卻也擋不住這道具的效果。
免疫90%的傷害可以讓他盡情的撒歡,兩倍反傷更是可以給對手一個深刻的教訓。
暫停結束,比賽繼續。
回到場上的鮑文臉上帶著冷笑。
剛剛雖然沒有成功,但卻給了對手一個警告。
一般球員遇到這種情況后,接下了為了保護自己都會打的束手束腳,發揮會直線下降。
而這,也就達到了鮑文要的效果。
但是,回到比賽的第一個回合,何星輝就迎著鮑文的防守強投了一個三分。
雖然沒中,但鮑文還是愣了下神,同時給何星輝貢獻了100點怒氣。
鮑文氣呀。
何星輝這種行為,簡直就是不把他放在眼里。
找墊阿這是。
鮑文咬了咬牙,隨著對進攻。
他沒有著急,他要再等等,現在就出手,報復意味太明顯了。
身為一個此道高手,他的耐心非常好。
比賽平靜的進行著,幾個回合之后,觀眾甚至都忘了剛剛的小插曲。
第一節比賽結束,靠著何星輝的爆發,快船以32比27領先了馬刺5分,讓不少觀眾大跌眼鏡。
要知道,現在的馬刺可是西部榜首,而且防守效率一直在全聯盟前三,靠的是防守贏球。
其他球隊在面對馬刺的時候,平均得分還不到90分。
現在一節比賽就被人刷了32,可謂是相當罕見。
節間暫停,波波維奇把除了鄧肯之外的球員都噴了個遍。
第二節,波波維奇把吉諾比利和帕克同時放在場上,想要趁這個機會追一點分。
他不想和快船拖到最后,何星輝的絕殺能力讓他非常忌憚。
吉諾比利和帕克在場,鄧肯休息,馬刺開始打起了小球戰術。
有的人會覺得小球戰術是2010年后才興起的,但實際上很早之前聯盟中就有教練這樣打。
比如老尼爾森,他在小牛的時候,其實就打過快節奏的小球戰術。
現在少了小斯的太陽,也是小球戰術。
只不過,因為規則的原因,小球戰術沒辦法成為主流。
沒有投籃圓柱體,體毛哨的情況下,外線球員在面對兇狠的防守時,投籃效率往往不佳。
加上聯盟中還有很多厲害的內線,也使得打小球戰術的球隊內線防守形同虛設。
不過,偶爾用一用,還是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
波波維奇作為一個實用主義者,自然也會這種戰術。
帕克和吉諾比利輪流突,空切,布倫特巴里的冷箭,一波流的把快船的替補打懵。
比分迅速扳平,反超。
在發揮普通球員作用這方面,波波維奇確實要比鄧利維厲害一些。
鄧利維現在少了何星輝,都快不會安排戰術了。
打了4分鐘,鄧利維就無奈的叫了個暫停,然后把何星輝換了上去,死操球星。
當然,在這個年代,這樣用球星,其實也很正常。
何星輝上場之后,立馬見效。
他的存在加強了快船的外線防守,更重要的是他在進攻端對馬刺有著極其恐怖的威懾力。
之前馬刺可以放心的打快攻,反正失誤了快船也很難把握住機會。
但現在,何星輝上場后,他們不能再給快船輕松出手的機會,否則何星輝一投一個準。
何星輝上場才打了一個回合,波波維奇立馬把鮑文和鄧肯換上,開始打慢節奏的陣地戰。
剛剛的打快幫助馬刺追平并且反超了比分,但波波維奇卻不會因此就繼續使用這個戰術。
從這一點上來說,波波維奇還是有些水平的。
這種水平也許可以提升馬刺5%,10%,15%的實力,卻無法保證馬刺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