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倒吸口涼氣,如果不是何星輝此前做到了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他現在肯定會頭也不回的離開。
瘋子。
這種話就只有瘋子和神經病才說的出口。
50倍就是400%的利潤,意味著卡爾如果全部投入的話,可以替股東們賺80億美金。
那將會是一個神話,可以當作案例在華爾街給那些新人上課。
“不可能,即使房地產崩潰,以現在的CDS合約來算,能翻1.5倍就已經是頂天了。而且,老實說,只要能夠保證150%的利潤率,我做夢都能笑醒。”
史蒂夫說。
他們這種掌握了海量資金的金融機構賺錢,和街邊小商販是完全不同的,靠的是以量取勝,盈利率一般都很低。
能夠做到每年10%的盈利,這種經理就會遭到各大金融機構的瘋搶,年薪起碼都是數百萬,甚至上千萬。
“賺錢的秘訣在于,做別人想不到的事。現在的CDS已經有不少人在購買,說明已經有很多人看到了商機,這生意自然也就沒辦法暴利了。”
何星輝說。
“那你打算怎么做?”
卡爾問。
道理他都懂,關鍵是他想不到別人想不到的暴利法子。
“很簡單,買AA級債券的CDS。”
何星輝說。
“哦,你瘋了嗎?”
史蒂夫驚呼道,引的其他人紛紛側目,一些人甚至還圍了過來,聽他們的辯論。
也不能怪史蒂夫這么失態,因為何星輝的舉動確實是非常瘋狂。
打個比方,CDS就像是一份重疾險合約,被保人年齡越大,每月需要交的保費就越多,賠付也越少。
被保人越健康,需要交的錢就少,賠的也多。
可問題是,健康的年輕人出重病的幾率也小,反而更不需要買保險。
目前的做空者,都是買信用等級最低的B級(老人)和BB級的CDS,這樣獲得賠償的可能性才大。
只不過,買B級的CDS,需要交的保費多,得到的賠償卻很少。
而何星輝卻是要買AA級(健康的年輕人)債券的CDS。
這樣固然賠的多,交的保費也少,可問題是AA級崩潰的概率也非常小呀。
一旦AA級不崩潰,他們交的保費可就全都白交了。
(在債券市場中,根據信用等級的不同,標準普爾或者穆迪等評級機構會將其分為AAA,AA,A,BBB,BB,B級。AAA代表優質,不會違約,B級代表極有可能違約。)
“史蒂夫,我已經調查過了,那些信用評級都是狗屎。表面AA級的CDO里,實際上包含著大量的BBB級,BB級的貸款合同。如果你不信,可以自己去調查下。”
何星輝說道。
目前知道這種秘聞的人很少,何星輝也是源于先知。
“這怎么可能,標準普爾怎么敢這樣做?這是違法。”
史蒂夫說。
“因為他們不給AA級的評價,客戶就會去隔壁的穆迪,一樣可以獲得AA級評價。連奧斯卡都無法做到完全公平公正,更何況是那些把評級當作生意的機構了。”
何星輝說道。
史蒂夫驚呆了,其他一些人也是震驚,不敢相信居然還有這種事情。
但是,仔細想想,貌似又合情合理。
如果不是信用評級機構在搞鬼,市面上又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優質客戶’?
要知道,美國普通人的工資已經十幾年沒漲過了。
史蒂夫驚訝過后,發現旁邊的卡爾很淡定,問道:“你相信?”
“不是我相信,而是我知道,的確如此。”
卡爾嘆氣道。
他有個朋友就在標準普爾工作,知道一些內幕。
只不過,他不確定那些狗屎評級能帶來多嚴重的后果。
“趁著那些銀行還不太清楚這點,我們可以用很低的價格買到CDS,并且在樓市崩潰后獲得巨額賠償。我估計再過幾個月,標準普爾就得暴雷,被迫降低一些債券的評級,到那時候想賺大錢就遲了。”
何星輝說道。
“你確定樓市的崩盤可以導致AA級的債券也大面積的違約?”
史蒂夫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