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哲也偶爾也難以理解這些出題人的腦回路,在訓練家的對戰思路中,毒和麻痹之類是完全不一樣的限制情況。
但是出題人偏偏認為麻痹和昏睡,也是毒的一種,可能是受了淺紅忍者的思想荼毒。
晃了晃手腕,雖然字和選擇要寫的東西不多,但是翻頁說實話還是蠻累人的,這種電腦屏幕只能一點點下滑,一點都不智能。
偏偏題干還很長。
來到最后一頁的兩道論述題——1、根據最新發現的伊布進化形態,簡述其進化的合理依據,并且分別設計兩套不同的培育方案。
(要求一:突出其特點;要求二:時間短;要求三:盡可能縮短培育花費)
2、根據以下的數據以及地形分布圖,請合理分析大傻谷地下洞穴自然保護區中的化石精靈可以存活幾萬年至今的原因,同時另外設計類似環境節點使得精靈壽命變相延長。
(后附數據表格以及地形圖)
好家伙,哲也倒吸一口涼氣,隨即眼中閃過一絲興奮,這不是送到自己嘴邊的分數嗎。
他可是葉伊布還有化石精靈的第一發現者啊,這些東西的數據不是隨手就來?
而且這兩道論述題的難度實際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甚至相比較于前幾屆的考試,這都算簡單的了。
設計精靈的培育方案算是亙古不變的老題目了,只不過這次結合了新發現的精靈進化形態,緊跟時事。
最大的問題就是在于對于聯盟更新精靈信息的把握——如果一個培育家都不能掌握最前沿的精靈信息,那么還怎么去給訓練家培育精靈。
這對于在場的所有考生都不是難點,畢竟之前葉伊布的發現,可是掀起了一股極大的浪潮。
雖然哲也在野外的時候并不十分清楚,但是回到城市看論壇上所有人的討論就知道了。
更別提化石精靈了,那都不是浪潮,就是海嘯。
第二個問題設計節點看似困難,實則還行,因為所謂的節點不是要你構建一個完全的生態系統,那是培育大師應該干的活。
還輪不到他們這些準中級培育家來做。
節點相當于是這個完全生態系統中的一小部分,對于六級培育家考核的論述題而言,基本只要邏輯自洽就可以。
只要你不離譜到沒有論點支撐,或者不切實際的用神獸能量作為支點,多少都有分,也算是一個很常見的題型。
這第二題難點其實還在于對于整個地下生態系統的分析,很容易漏掉得分點的。
不過嘛,哲也內心嘿嘿一笑,當時內木博士和大木博士討論的時候,他可就在身邊啊。
當下也毫不猶豫,提起答題面板就開始寫了起來。
整場考核的時間不過兩小時,不光題目多,量大,最后的論述題想要不被扣分還要寫的很長很長,時間還是很緊張的。
整個考場中一片寂靜,只有手指敲擊在屏幕上的聲音。
時間就這么在不知不覺中過去,在考試的人的心里,仿佛不過是一瞬間,考試就結束了。
“wen~”
隨著超能力的波動,所有人都停止了答題的動作,當然,只有手。
“好了諸位,一個小時之后將會公布結果,滿90分的可以參加實操考核,現在還請離開教室,在外等待。”
監考人員無情的宣布道。
隨著試卷的提交,超能力的限制也逐漸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