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第一次的這三個大地之力,你控制的很好,每個距離地面的位置基本保持了一致。
但是,太淺了,而且沒有規律,包括爆發時間以及位置的選擇。”
龐巖怪發出了疑惑的聲音,太淺了它可以理解,稍微深點就行。
但是后面兩個,要什么樣的規律呢。
“這就要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了,就是你為什么要使用大地之力。
戰斗中,我們的目的在于用大地之力逼迫對方,封鎖對方的移動。
基于此,比如說,如果我們在敵人的正右側設下大地之力,對方第一反應肯定是往左側去躲。
因為這樣更加能避免受到傷害的可能性。”
哲也畫了一個簡圖,上面標記了技能的位置,以及敵人的移動方向。
如果假設技能的傷害范圍是一個圓,以技能爆發的核心點作為圓心,它所能影響的范圍有限。
在對方精靈處于影響范圍內的情況下,除非正好在圓心。
否則的話,肯定是選擇往最直接遠離爆發中心點的方向移動,因為那樣最快。
很簡單的一個數學問題。
“你在使用大地之力的時候,要明確兩個選擇,那就是到底要不要讓對方去發現。”
哲也頓了頓。
“讓對方發現,是為了讓對方按照我們所預設的方向去躲閃,方便進行下一步的攻擊或者應對;
不讓對方發現,是為了給敵人造成直接的傷害。
兩種情況下,大地之力的能量源深淺程度區別很大。
在戰斗中.......”
哲也滔滔不絕的講著。
他不喜歡在一開始就告訴自己的精靈,自己想讓它們如何如何使用技能,而是更加習慣于在精靈下意識的使用后更正一部分問題。
并且提出大概的思路,就像對戰那樣。
場上戰斗的永遠是精靈而不是訓練家。
像這種細節的問題,總不能讓訓練家扯著嗓子和對面喊“我的精靈要在你的精靈的右側一米左右深度三米的地方埋下陷阱。”
這實在是太離譜了。
只能說是靠著默契和平日里日復一日的訓練更正來完成。
對戰瞬息萬變,訓練家不可能事無巨細。
考慮到對方的應對,大概率只能很簡短很隱晦的發出指令。
羈絆是一方面,習慣又是另一方面了。
“然后是你青藤蛇,你的主要問題集中在能量使用上面......”
講完龐巖怪,哲也又馬不停蹄的給青藤蛇講起來。
銀月高懸,要抓緊時間了。
還好相對于龐巖怪的問題來說,青藤蛇更多集中在熟練上,比較簡單。
晚上十一點,哲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哈?你看上美納斯了?”
哲也一臉懵逼的望著一臉羞澀和自己說事兒的青藤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