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的主角們都是軍人,但同樣也是普通人,他們有父母、愛人、孩子,有夢想、未來
提問環節,記者紛紛舉手。
“董導,在電影里大部分主演都犧牲了,是否有些過于的悲劇了。”
董熹道“對于個人和家庭而言確實是悲劇,但對于民族來說,正是他們的犧牲才撐起了脊梁,大部分角色都有原型,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記他們”
巴拉巴拉一大堆,其實不外乎就是一個道理輕于鴻毛,重于泰山。
而董熹要做的事,就是幫他們樹碑立傳,每當有人看到驚濤駭浪1998時,就會想起當年曾經付出生命的英雄。
記者們的問題大多很正常,當然也有某些傻雕混跡其中,在王寶強回答問題時,就有記者提問
“電影里的犧牲是不是可以避免,會不會單純為了犧牲而犧牲”
這種問題,在董熹說明大部分角色都有原型后,一看就是來挑事的。
如果否認犧牲的意義,無疑是在否認現實里的英雄。
所以董熹主動接過話筒,義正嚴辭的說道“有些人惜命很正常,自私也很正常,但他們卻想要否定別人的信念,從而幫自己洗脫,真的非蠢即壞。”
看著面色發紅想要反駁的記者,董熹沒給他機會,繼續說道“保衛國家的除了大炮和長槍,最重要的就是信念,如果你沒有信念,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整個發布會持續了半小時,期間也有些非主流媒體,嘩眾取寵的質疑。
但大部分媒體對驚濤駭浪1998展現的世界觀和質量是滿意的。
不過董熹心里明白,紙媒還是比較收斂,網絡上的牛鬼蛇神聚集,那里才是主戰場。
當茄子點評網正式開通評分后,驚濤駭浪1998的評分一度跌破75分,而且評價兩極分化嚴重,1星差評和5星好評如同平行線一般。
要知道董熹的電影在網上的評價,都是略高于現實社會,因為網上年輕群體占據主流,對他以往作品認同度很高。
但在驚濤駭浪1998卻“翻車”了,大量差評充斥著評論區。
“很失望,沒想到董熹最終也成為政府的咽喉”
“差評,我花錢看電影,不是來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
“有幾處情節設置過于尷尬,彰顯國家自豪感的部分稍顯突兀。”
在微博上,很多公知都在帶節奏,導致沒看過電影的網友,也在為黑而黑。
這種情況,董熹早就預料到,畢竟在上映前就打過一波口水仗,黑子并沒有退縮而是積蓄力量,在電影上映后集體發力。
做為主戰場的微博和茄子點評網,到處都是互噴的網友。
“認知戰”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驚濤駭浪1998掀起網絡首次大范圍的認知作戰,開局公知稍占上風,但隨著看過電影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的某些觀點也被一一推翻。
當他們高高在上,一副指點江山,嘲諷眾人都是坐井觀天的蛤蟆時,殊不知他們也是。
10月2日,驚濤駭浪1998公布首日票房成績4250萬。
在全國3000屏幕的貢獻下,驚濤駭浪1998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的記錄。
直接將國產電影的單日票房紀錄翻番,自然有人歡欣鼓舞,也有人質疑。
“4250萬”電影圈的人反應更是激烈,畢竟他們更明白這個數字代表什么。
代表著壹十三創造的國產票房紀錄,又有松動的跡象。
不,不僅僅是松動,而是封印已經被翹起一半,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