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董熹現在要做的不是快速的進組拍戲,而是樹立威望!
從梁冠樺到段奕紅,全都是由他親手拉攏的演員,這就在根本上解決了演員的服從問題。
剩下來的就是劇組的工作人員,不過這方面孫海平已經想辦法給他減輕負擔,從副導演的選擇來講,就顯現了孫海平的狡猾與老道。
一般的電影也就一到兩個副導演,《馭風少年》劇組卻擁有著四個副導演!
其中包括一名年紀較大的女性,她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副導演,能力是有但是并不出眾,勝在穩定性上。
屬于地位比較超然的存在,是可以在影片片頭署名的副導演。
而剩下的三位,全是孫海平從校園里撿來的,即將畢業的導演系學生。
也許經驗和能力不足,但是有那么一股子沖勁兒,而且三人之間是互相競爭的關系。
要知道能在片頭署名的副導演還剩下一個,而另外兩個就只能在片尾的工作人員名單上出現。
說得好聽點是導演助理,但實際上就是片場打雜的!
這一點,是業內人士都心照不宣的默契。對于即將畢業的學生來講,這點差別在履歷上的區別可是天差地別!
劇組的駐扎地是一個叫做石城的村落,僅僅只有幾十戶人口,居住的也是比較傳統的窯洞。
“突突突突突~”拖拉機進村的聲音響起,呼啦啦的走出一大群人。
董熹整了整衣服,以一種首長視察手下士兵的姿態,降臨到了這個山村里。
相比于高大強壯的董熹,《馭風少年》劇組其他的工作人員就顯得歪瓜裂棗了很多。
攝影師是港島人,名字叫做阿偉,是個大胖子。港島制片韓彬則顯得斯文了許多,瘦高帶著黑框眼鏡,總是一副笑瞇瞇的樣子。
而與之對比的孫海平,則扎著看起來廉價的馬尾,留著山羊胡,一副猥瑣的嘴臉!
其實還有一個制片,那就是劉老板方面派出的代表,畢竟人家真金白銀的拿錢了,不可能任由董熹兩人胡作非為。
這名叫做馬尚的男子,據說是劉老板的小舅子,顯著的特點是染了一頭的紅毛,和缺了半顆的門牙。
那是上次帶頭向孫海平討要欠款,對某人出言不遜被董熹順手打掉的!
所以這貨對于董熹那是相當的害怕,孫海平也不可能讓他當什么制片,現在撐死了就是一個道具管理員。
天天拖著一個沉重的箱子跟著劇組跑,孫海平對他說里面裝的是這部戲重要的道具,實際上就是董熹鍛煉用的啞鈴。
沒錯,董熹這身肉也不是平白無故地長出來的!
至于唯一的女性副導演,真的就是普通長相的女人,除了身材好點(大)外,沒什么特點。
三個學生副導演就更加的寒酸了,身上早就換上了從老鄉家里借的衣服,明顯大一號的衣服,穿在身上顯得滑稽卻真實!
其他的還有化妝師、服裝師、燈光等幕后工作人員,都是孫海平從犄角旮旯淘換來的,沒啥說的,就是一個詞。
便宜!
甚至整個劇組都充斥著廉價的感覺,看起來就是那種稀里糊涂的拍完了,就扔到倉庫里吃灰的電影。
至少女性副導演張芳就是這么認為的!
她這一生沒參與過什么像樣的制作,大多都是些低成本的電影,沒啥內涵的電視劇。
久而久之她也就心安理得的混日子,反正只是一個副導演,也背不了鍋!
董熹以為自己要面對著是宮斗劇,實際上就是一潭死水,急需他這條泥鰍來興風作浪!
當然說是泥鰍也有些差強人意,至少也是條電鰻。
還是電力十足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