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仙谷,長平坊市。
從弟子們進行買賣的攤位往巷道末尾走,是一扇巨大石門,其上橫向刻了許多龍首,雙眼怒睜,而口舌中空,有許多弟子聚集在門前,從懷中取出靈玉或是其余寶物,往龍口中一放,須臾見寶物順著喉嚨滾落下去,又遞上準備好的木牌,再等個刻鐘,就有新的木牌從龍口遞出,猶如吐舌。
等候的弟子取了木牌相看,有的若有所思,有的雙眼一亮當即歡欣鼓舞,各人各態,亦如人生百相。
這是每處坊市都有的道門,取此名諱一是為貼合石門,二是有叩門問道之意。
而來此地的多半為兩類人,一類是精通一道,愿以自身所知來生財的弟子,他們可借法進入到道門之后,提出自身所需,與自身所能解答的疑難,供問道的弟子挑選。至于問道的弟子,就是其中另一類人了。
他們或因修行所困,久久難得寸進,故而才到道門前尋找機會,若門后修士剛好能解困擾自身的難題,那花上些許財物,自然也是值得的。
不過近來長坪坊市這處的道門,前來的弟子竟格外地多些,不知是誰人傳出,其中來了一位劍道精深之人,能解諸多劍道疑難,且要價也不貴,只需留下帶有舊篆文的古書,或是一道劍意印記便可。
這人所求之物并不珍貴,對劍道的感悟又可說是頗為深刻,連著幾日都有劍修在此解了心中疑惑,一來二區間,圍聚在此旁觀的弟子,竟日復一日地多了起來。
“出來了出來了”
伴隨著一聲驚呼,聚在四周的弟子們頓時如水落油鍋,激動地沸騰起來。
一雙雙眼睛不敢眨動,都盯著從龍口中伸出的木牌,一口氣全數堆在喉嚨
而見木牌出來,早就等候在旁邊的灰衣男子更站不住了,連忙上前將木牌拿到手中,細細看了起來。
他嘴唇翕動,卻半句話也不講,胸膛上下起伏著,炯炯目光似乎要將木牌穿透一般,零星半點字跡也不想放過
“嘶,怎的不說話,這叫我等怎么知道,那門里的人究竟解得對是不對”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聽說范愉師兄困在這上面足足三年,哪是這么容易就解得了的,今日能得個解決的苗頭,我看也是不虛此行了。”說話的弟子對灰衣男子更了解些,使得周圍不少人都看了過來。
“原來此人就是范愉,聽說這幾年間他總是離宗歷練,就為了集齊門中一位劍修弟子需要的靈材,讓對方指點他兩句萬一今天在這道門,叫心中困惑迎刃而解,豈不是賺大發了”門中弟子指的自然是正式入門的歸合期修士,而比起耗費許多積蓄尋求指點,一本舊篆文書的確是相當便宜了。
下刻有人接著話頭開口“道門本就是你情我愿,各取所需的地方,你只覺得范愉賺大了,可萬一門里的人解不了,豈不是平白浪費了東西,古往今來在道門上吃虧的人還少么”
又有懷著各般想法的人輕聲爭論起來,鬧得道門前喧嚷一片。
俄而,黑衣男子范愉握著木牌,發出幾聲快慰至極的大笑,高聲道“妙,真是妙原來問題出在此處,是我太過墨守成規,不知變通了”他畢恭畢敬地向龍首躬身長拜,口呼“多謝前輩指點迷津”,這才按捺不住心中喜悅,轉身御劍離去。
見了此景的一干弟子,先是怔愣片刻,后突然涌動起來,他們哪還有不明白的,這門后的劍修必然比他們想的要強得多,連困擾范愉三載的難題都輕松給解決了,豈不是意味著此人較入門弟子還要厲害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