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中,識得舊篆古文之輩不在少數。
更有專研此道的修士,一生云游四海,只為尋找上古絕世孤本。
是以趙莼這一初學者能瞧出的字眼,元凈天中的長老們,與部分真傳弟子也能識得。
天
其字廣大,浩闊無垠,較今朝修士所用的新纂,顯得更為古樸,蘊著一股蒼茫氣勢。
趙莼筆下不停,一連將后續所有篆字都拓印完畢。
其形排列顯現,正是四個舊篆古文
天威何懼
幾乎是瞬間,修士逆天而為的狂放氣勢,便透紙而來
而圖卷外的眾人,方才知曉此部簡化后的亂心經書,其內里的奧秘。
“藏形于字,是須彌界中最基礎的隱文之法,一經破除,即直指要義,琿英大尊此舉,乃是為這些弟子們,留了一條隱蔽但絕對可行的捷徑啊”
“萬萬沒想到,今日能將經書化繁為簡,合乎大尊心頭所念的,竟然是位出身分宗的分玄弟子”
“此子可怖,來日必成大器,池藏鋒的第一之位,懸了啊”
元凈天中,眾長老聽著真傳弟子們竊竊私語入耳,面容中逐漸浮現出欣賞之意,琿英大尊淺淺一笑,輕聲道;
“對了。”
她以舊篆作基,藏形于字,正是為此關留下了一條捷徑。
此舉本就藏得極深,要求弟子先行從固有思維中挑出,大膽改動既有之物,又要觸類旁通,有基礎的舊篆知識,至于本身的藏形于字之法,倒不是特別隱晦。
只可惜諸位弟子中,出身于主宗的性情孤傲,深以為此關考驗心性的部分,俱在亂心經書之內,是以跳不出對權威之人,即琿英大尊本身的盲從,而分宗弟子多半膽大,卻多數急功好利,且又淺薄于舊篆古文之上,是以也尋不到捷徑。
趙莼膽大而心細,早對舊篆有所接觸,今日得以謀中琿英之策,更像是冥冥中的必然。
池琸觀得此景,心中頓時一驚,視線往趙莼身上掠去,見她按平紙張,已然開始坐定修行,不由將袖中雙拳緊握,皺眉看向池藏鋒。
“鋒兒在我直系血脈中,實在像個異類,素來寡言少語,任外物侵擾不為所動,他自打修劍而來心無旁騖,這勞什子亂心經書決計難不了他,但這打分宗而來的趙莼,偏偏摸索出了琿英所設捷徑,鋒兒你可得再快些”
他心頭煩悶,臉色便自然顯得鐵青,好在池藏鋒修行速度絲毫未見減緩,反而越來越有加快的趨勢,方才令池琸心頭順暢幾分。
“如若再無其它變數,此關的第一,應當就出在池藏鋒與趙莼之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