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太蒼固本丹還未出世之前,弟子卻也能夠修行此法,只是較為困難,不像服食丹藥那般容易罷了。
趙莼聽得亥清此言,心中便定下了主意,先喚冬玲將丹堂的訂制取消,旋即御劍飛行,兜兜轉轉落在了一處山腳。
此山名作抱泉,因環著山腳四方共有十六口靈泉噴涌而得名,門中弟子又借泉水流經之處,開辟靈植藥園,惠澤何止方圓萬里。故而饒是昭衍多山,抱泉山在其中也不算無名。
趙莼仰頭一望,以修士眼力,尚可觀見峰頂亭臺,便知此山不高,實在云層之下,但抱泉山并非孤峰,周遭又環繞得幾座矮丘,適才御劍遠觀之際,倒顯得格外雄壯。
許是有著靈泉的緣故,此處修士絡繹不絕,除卻衣決飄飄的男女弟子,更有境界不一的仆役奔走其間,神情或匆忙、或從容,總之各異。
昭衍弟子正式入門后,若不曾拜師,便會在云渡域擇洞府修行,府中一應俱全,藥園自不會少,只是靈藥種類繁多,不同藥植喜好生長的環境皆是不同,是以無法植種在自家洞府的靈藥,弟子便會委托宗門各處的藥園進行播種,并請專人看護采收,到成熟之際,即可遣派仆役前來收取。
所以趙莼眼前所見的忙碌身影,大多都是為著附近的藥園而來。
不過其余弟子,便不是為著靈藥前來了。
他們與趙莼來意一致,為的是抱泉山內,出泉十六口的地下暗河
天下間暗河不在少數,但剛好與靈源重合的,卻是數量不多,昭衍這條暗河已流淌不知多少萬載,歷經數代掌門而不枯,而像此般水源豐沛的靈地,又多會衍生出水行地脈之氣,只可惜此條暗河歲數實在久遠,已經過了孕育地脈之氣的鼎盛時分,故而只能開鑿靈泉為用。
好在趙莼來此,并不是為了地脈之氣,而是欲要像亥清所言那般,沉入暗河之內,借暗流涌動的壓力,鍛煉肉身與丹田,盡快達到太蒼奪靈第一重,鎖氣定元的狀態。
她尋了洞口往里走,才入三兩步,便覺寒徹透骨的水意撲面而來,似要鉆入骨髓中一般,叫人頓將皮肉繃緊。
至于再要往里去,卻是被一層禁制阻下,寸步難行了。
趙莼轉頭一望,見此處亦有弟子打扮的人值守,上前詢問后方知,原來地下暗河水屬靈氣大盛,最是適合水屬功法,或一些特殊神通在身的弟子到此修行,故而抱泉山暗河本身,就是一處清修之地,內里名額有限,須得繳納靈玉,或是以功績折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