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神念之身還是重霄魔劫時,經由青梔神女點撥才習得。
按理說,這本該是真嬰修士的神通,那時趙莼還是歸合修為,因有雙元神在身,方可使其中一枚元神離體,而保持本體不損。至于真嬰期修士,也得是修成法身之后,才能元神離體化神念之身。
法身一成,識海衍化紫府,意守其中,不動不搖。
此時元神離體,法身可自成周天,上有紫府神意坐鎮,使上下丹田與周身經絡圓融一體。
神念之身,由此而來。
趙莼算是先行一步,憑劍心而成神念之身,以此法隨清氣直上三重天去,便就不怕元神之力的損耗了。
從朝陽初升到正午,數個時辰過去,趙莼跟隨清氣的神念之身,忽然遇到一層極為強大的阻礙,在這阻礙之前,她豁然變得渺小至極,咫尺之間,前處仿佛是另一重天域,深遠不可窺視。
趙莼當即知曉,這是第一重天,如意天到了。
修道人至外化境界,分化出一道可以寄存元神的分身,自此保命手段大大增進,在這天地間方有自在如意之感,容納這等修士行走的天域,便諱作如意天。
到這一處,清氣雖通行無阻,但向上的路徑,卻叫趙莼捉摸不透了。
她以神識去探,只覺得進入渾噩之中,深思則有糊涂之感,這非是趙莼自身的原因,而是締造三重天的人有意施布了禁制,叫人不可查探,甚至不能懷有尋找九處孔竅的心思。
趙莼有感,一旦她有找全九處孔竅的念頭,關于孔竅的部分記憶,都將被瞬間抹除。
見此,她連忙催動元神,將識海深處的太衍玄機牽引出來,此物玄而又玄不可參悟,卻平白叫趙莼的神識銳利了幾分,適才的渾噩糊涂之感消退大半,好似有一雙大手將眼前的迷霧撥開了一般。
但三重天內的孔竅,卻并未因此顯現出來。
趙莼遂主動探進神識,而這一次在無邊渾噩中,有一點清明指引著她,雖然十足微小,但卻是從無到有的質變。她渺小如蜉蝣一般的神念之身,跟隨著這一點清明,在渾噩混沌中不斷穿行,時常有朦朧的困頓之感欲在心頭冒起,但很快又在太衍玄機的指引下消弭于無。
亦不知在三重天內行走了多久,容納在本體識海中的元神,逐漸覺察不到神念之身的存在,趙莼這兩枚元神,便好似分離獨立了一般,本體唯一能感知到的氣息,只有從太衍玄機上渡來的一絲牽引之力。
以此讓神念之身不至于完全同本體割離。
趙莼繼續以神念之身前行,心中不免為之慨嘆,這探尋孔竅竟是艱難若此,如無第二元神在身,光是在三重天內穿行,就足以使元神之力消耗殆盡了。
想那修行星月一道的弟子,也得筑牢基礎,憑自身神通與功法玄機才能成此至法了。
然而不為趙莼所知的是,她今日所遇之難處,其實不會在其他弟子身上出現。此番艱辛遠勝旁人,最大因由還是沒有前人開路。
玉穹星月寶書撰寫至今,已不知有多少弟子修習此法,并借此至法修成正果。門中古往今來的星月一道修士,仙人有之,大能亦有之,他等無不以采氣之法修行,并將其中訣竅記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