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地不比北地仙山繁盛,云闕山東至蛟宮,西去為黃沙大漠,南下又是萬重荒山,精怪兇獸暗伏其中,是以大部分修行資源只能在山門以北的領地中獲取,而就是這唯一稱得上富足的地界,也得與金罡法寺、渾德陣派二宗相爭。
云闕山在周朔成仙之前,只是一小小人階宗門,躋身正道十宗后的數百年間,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迅速擴張,從吞并周遭大小宗門,到遍收萬千弟子,云闕山就像是一只饑餓已久的野獸,大口吞吃以填飽肚腹。但門中弟子魚龍混雜,若不進行改制,遲早會為禍宗門。
周朔深諳此理,故才立下嚴規,其中固有對現狀的考量,卻也不乏深思熟慮。云闕山擴張之際需要大量人手,收入門內的弟子良莠不齊,若如兩大仙門那般擇優而取,恐多數弟子會成為棄子,且最后能成為中流砥柱的人物,亦將寥寥無幾。他以為,成大事者,天資與刻苦當有其一,兩者皆有便可為絕世天才。前者不能為常人所有,故而刻苦二字,才是云闕山多數弟子的出路。
立此規矩后,筑基以下弟子若生退心,可放歸離去,歸合以下弟子,則須廢去一身道行,真嬰期弟子但有抗拒叛離之心,就將立時誅殺,以儆效尤。
如此數百年后,竟真見了成果,使云闕山日益昌盛強大,門中規矩亦隨之延承下來。
此因地制宜之策,趙莼不置可否,觀察云闕山那兩名弟子之時,卻忽叫她覺得身后傳來一絲惡意。
那惡意正從伏星殿幾人身上而起,只是并非沖著趙莼。許是因兩派觀念完全背道而馳,伏星弟子先天便不大瞧得慣云闕山之人,偏辛摩羅身邊的弟子,大多又和他一樣性情乖張,如今見云闕山弟子,眼神中自就含帶了不容忽視的輕蔑。
不過須臾之后,帷帳中卻是傳來一聲冷哼。
那是個衣著打扮與云闕山弟子相類的道姑,年紀約在三十上下,面貌極為嚴肅,細眉中間隱有刻痕糾結,薄唇緊抿不見半點笑意。
趙莼看不出此人具體深淺,只覺對方坐在這里,就像一座巍峨山岳,給人以偉岸深沉之感,從其身上顯露出的些許氣息,竟是讓她覺得,此人實力或許不在辛摩羅之下
明天六級,隔行如隔山,祝自己成功吧
本章完
rg。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