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嬰修士壽有三千,看似漫長悠久,實則也只一晃而過。多數根基不夠穩固、道法不算正統高深之輩,過兩千壽后便開始有天人五衰之相顯露,如此一來,雖還存活于世,卻再無法更進一步了。
另又受法身所限,未成法身與成了下三等法身的真嬰修士,往往也難以觸碰到外化境界。
杜鑫早年拜于虹劍宗門下,此宗坐落南地,上只一位外化尊者,與幾名真嬰算為宗門支柱,所以道法淺陋,底蘊亦不深厚,這便叫他突破真嬰境界時,已然過了千歲。這之后,又四處磨礪劍法,方才用得兩百載歲月,成功領悟了劍意在身。
受限于法身、道法兩因,杜鑫早已不對上境有所期望,余下歲月只盼用來穩固道基,以推遲天人五衰的到來。所以那枚凈炁真晶,他絕不能拱手讓給秋月門的真嬰
“以往修習斬陽三式時,這些旁人所寫的注解,實則對我助益良多,可惜絕大多數注本我都已經看過了,倒不曉得這兩年內,有沒有其它人留下新的注解來。”
杜鑫搖頭苦笑,待向玄龜一問才知,斬陽三式并不算特別高深的劍術,這兩年來,新出的注本也才一部而已。
“可知是誰人所注”杜鑫忍不住問到。
玄龜聲音無悲無喜,無驚無訝,只應答道“撰寫者未留名姓。”
“未留名姓”杜鑫小聲嘀咕道。心想藏經樓中的確是有許多未留名姓的注本,甚至正本,其中也確實有十分精妙、獨特的內容,可這在總體數量之中,所占部分也只是少量。更多未留撰寫者名姓的經書,實都只能說是平平無奇。
因著借閱經書之后,其撰寫者的道點也會隨之增長,為了使更多修士選擇自己所注解的版本,撰寫者本身的名聲也很重要,像萬劍盟中的“妙思道人”、“辨真筆客”等化名修士,因注解深入淺出,頗為易懂,便受得不少人的追捧,一有注本收錄,立刻就會有人前去借閱。
而這些修士的注本,道點也會比旁人來得更高。
可惜斬陽三式注本不多,能尋到一本沒看過的,我也該知足了。杜鑫感嘆一聲,便向玄龜問道“那部注本要價多少”
“兩道點。”玄龜答道。
兩道點
杜鑫頓時一驚
須知斬陽三式正本也就十道點罷了,而注解此部劍法的注本,絕大多數都只需一道點就可借閱。正因如此,杜鑫才能將藏經樓內斬陽三式的注本借來大半。
其中需要兩道點的不是沒有,只是杜鑫看過之后,覺得其中內容也不算十分精妙,與一道點的注本更沒有什么本質上的差別,因藏經樓內的經書可以自行定價,杜鑫以為,此些兩道點的,極大可能就是撰寫者所定,或許是自命不凡,又或許是想要引人注目、混淆視聽,看過一回后,他亦再沒借過第二次。
想了一想,杜鑫卻還是打算借下這部新出的注本。
一是因為他手頭尚有不少道點,用去兩點倒也不痛不癢,二卻是想要嘗試一番,看此部注本究竟值不值得。
杜鑫手拿兩枚玉簡,便從藏經樓外要了一間陣法隔絕的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