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論佛
佛子,乃是佛門的術語,取自佛經佛贊五百阿羅漢說:“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得法余財。阿羅漢們是從聽聞佛口說法聲而生,從法、法性寂滅的證入而成。”
也就是說,佛子表示了有佛那樣的圣性,能繼承如來覺世的大業,所以名為佛子,在佛門之中是非常高的尊號。
一般而言,一旦有佛子降世,便會得到寺中最大力的培養,其地位甚至還會在方丈之上。
唐晉若有所思地看著達爾巴,心中暗道難怪少林寺會以最高規格迎接大輪寺來客,原來是大輪寺的佛子前來。
“南無阿彌陀佛。”方丈雙手合十:“諸位遠道而來,少林寺自當好生招待,這就準備齋飯。。。。。”
大輪寺佛子達爾巴微微躬身,道:“久聞方丈乃天下佛門高僧,這次打擾了!”
唐晉看著大輪寺的十八位僧侶,心中暗道:“大輪寺好深的底蘊,不愧是與少林寺并肩的佛門圣地,這般力量足以滅亡一些大道宗了!”
“此次大輪寺佛子率隊前來,莫非是真如其他僧人所言,是來少林寺論佛?”唐晉心中暗自嘀咕著。
道門,有論道。佛門,自然也有論佛的傳統。
唐晉遍覽藏經閣藏書,自然對于這些寺廟的恩怨有很清晰的了解。可以說,佛門雖然從天竺傳入東方,生根發芽,好不興旺,寺廟存在于大江南北,甚至一度有超過道門之勢。但并不是佛門就鐵板一塊,相反佛門也是內斗很嚴重。
在佛門之中,有八大宗派之稱,分別是法性宗、法相宗、法華宗、華嚴宗、禪宗、凈土宗、律宗、密宗。比如少林寺,就是禪宗祖地,主張修習禪定。各大宗派爭論不休,都以自己所理解的方才佛之精髓、為佛之嫡傳、佛之正宗!
哪怕是同一個宗派,那也是彼此爭論不休,誰也不服誰。
而其中最出名的,當屬于少林寺與大輪寺的長幼之爭、嫡庶之爭!因為大輪寺早于少林寺所建,又是達摩所立,因此大輪寺認為自己是長兄,少林寺的弟弟,自己應該是禪宗祖地、禪宗正宗。而少林寺則是認為,達摩祖師在少林寺佛法大成,傳下少林七十二絕技、易筋經、洗髓經,還有諸多佛法真經,理應為嫡傳正宗,大輪寺只不過是禪宗旁門,大輪寺不敬自己,當是大逆不道。
所以每次論佛,雙方都是火藥味十足,甚至為之大打出手,就為了定個輸贏。從歷次論佛結果來看,少林寺是勝多敗少,而且歷史上,少林寺誕生的圣僧數量也多于大輪寺,使得少林寺在佛門之中地位非同一般,被公認為禪宗祖地。
果然,用過齋飯后,雙方就擺下陣營,涇渭分明,一一對應,長輩應對著長輩,小輩對著小輩,開始了論佛。
一開始,少林寺這邊大占上風,空字輩高深各個武功不弱,又精研佛法,在佛法修為上非同一般,大輪寺一方則是節節敗退。
可是輪到達爾巴的時候,卻完全來了個大逆轉,一個個圓字輩高僧敗北,竟是在佛法理解上,不是達爾巴的對手。
一個個被重點培養的圓字輩告敗,使得大輪寺一方僧人氣勢大增,而少林寺一方則是士氣大受打擊,少林寺弟子一個個如同斗敗的公雞,垂頭喪氣。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達爾巴語速極快,仿佛化身洪鐘大呂,發出質問‘何為佛’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