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宮,外松內緊
太極殿,唐皇此時正聽著大太監的匯報,作為執掌中土大唐數十年的皇帝,唐皇雖然沒能夠中興大唐,卻也是勤勤勉勉,勤政愛民,掌控整個京畿還是沒有問題。
長安城但凡有個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的耳目。
“這些逆子,這些年是朕太縱容他們了!”唐皇氣得拍了一下桌子,怒道。
他有想到自己立李滕為太子,有可能會引起諸皇子的反彈,可是他心中還抱著一份僥幸,希望諸皇子能夠識大體,退出皇位之爭,外放當個節度使,也好以諸侯王拱衛皇室,威懾其他節度使。
可現在,隨著諸位皇子要政變,這份僥幸都破碎得干干凈凈。
“滕兒,這些年你所作所為父皇都看在眼中,父皇相信你以后會是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唐皇握著李滕的手,沉聲說道:“世人都說,大唐有兩大害,一為九龍奪嫡,搞得朝廷烏煙瘴氣;一為藩鎮割據,各路節度使擁兵自重,割據一方。”
“昔日父皇為了培養出眾的皇位繼承人,親自開啟九龍奪嫡,今日父皇就親手結束這場奪嫡之爭!”唐皇渾濁的雙眼,此時閃過一抹精光。
當初他登臨大位,雄心勃勃,想要結束藩鎮割據,中興大唐。可惜事實給了唐皇淋了一盆冷水,讓他意識到,解決藩鎮非一朝一夕之事。除非,皇室有大宗師存在,威懾整個中土,方才能讓那些藩鎮乖乖交出兵權,將權力收歸朝廷。
他當初也立了自己嫡長子為皇太子,可惜不過十年,太子就落馬而亡,太子身亡,讓唐皇傷心欲絕。
其他長大成人的皇子,見儲君之位空懸,紛紛起了心思。而唐皇也想挑選最優秀的皇子作為儲君,有意推動幾位皇子競爭,于是就有了九龍奪嫡。只是唐皇也沒有想到,九龍奪嫡愈演愈烈,漸漸超出了唐皇的掌控。
而幾位皇子的表現,也讓唐皇大失所望,明明知道藩鎮乃大唐頑疾、重疾所在,卻偏偏勾結藩鎮,與藩鎮聯姻,如此這般就算奪得皇位,那離改朝換代也就不遠了。
他的目光,從幾位皇子身上轉移開,放在了自己在民間的私生子‘李滕’,李滕乃是武才人所生,可惜武才人難產而亡,唐皇不想李滕剛剛出生沒多久就在后宮慘遭毒手,便派了自己心腹帶著李滕出宮。
李滕的表現也讓唐皇很滿意,雖然沒有習武天賦,成不了武者,但是卻勤讀書,與人親善,從小在民間成長,知曉民間疾苦。考取功名后,入朝為官,勤勤勉勉,不急不躁,為官一方,造福一方。一番考察后,唐皇才最終決定立李滕為太子。
李滕此時還懵懵的,從一個七品縣令,來了個大反轉,成為了皇太子。而一直照顧他的管家,竟然是一位二品武者,唐皇心腹。
就在這個時候,李滕忽然聽到,外面傳來的喊殺聲,以及宮女的驚叫聲,心中一驚,來得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