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女兒美不美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乃天道平衡,誰也阻擋不了。
不管是中土也罷,南疆也罷,王朝更替都實屬正常。
中土大唐,國土遼闊,物產富饒,國力百倍于南詔,又歷代出現太宗、高宗、玄宗等數位明主,不過也是陷入藩鎮割據,差點導致大唐滅亡么。
南詔不過一小國,僅僅數百年,南詔國名雖然未變,但是王室卻已經更替了四次,這就是榜樣。
南詔國陷入暗流涌動的時候,唐晉已然回到中土境內。
唐晉自然不知道,他掌滅拜月教對南詔國的影響。
或者說,即便唐晉知道,也不會想太多,南詔國地處南疆,本就是小國,舉國上下連一位大宗師都沒有,就算一品宗師都沒幾個,縱使失去了拜月教的制約,又能怎么樣?
就算南詔國大亂,四分五裂,那又如何?與唐晉何關!
若非李滕娶了他妹妹,不然的話,就是中土大唐的紛紛擾擾,唐晉也懶得管。
在唐晉心中,王朝更替本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豈有永恒不滅的王朝。
便是中土大唐的明君太宗皇帝,不也是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么。
假如皇帝英明,勤政愛民,那么就能得民心,延續國運。若是皇帝昏庸,窮盡奢華,好大喜功,濫用民力,就會失去民心,也就敗壞了國運。
唐晉并沒有直接回長安,而是一路從南往北走,慢慢地前行,觀世間民生之艱苦。
雖說如今藩鎮割據方才結束沒幾年,但是很顯然,整個中土都有煥然一新的感覺,藩鎮幾乎一去不復返,朝廷幾次開恩科,深入各個州、道,使得朝廷的意志得以再次延伸到縣這一級。
沒有藩鎮的肆意征稅,百姓的日子也好過了許多,每年除去交賦稅之外,還有些剩余,想來過不了幾年,百姓家家戶戶就會有余糧了。
民間百姓,開始稱頌唐皇,稱贊唐皇為明君,想來只要李滕繼續勤政愛民,給大唐續國運兩百年卻是不成問題。
用了一年有余,唐晉終于在一個夜晚回到了大明宮,只是唐晉卻聽到一歌聲,讓他卻是邁不開腳步。
“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
悄悄問圣僧,女兒美不美,女兒美不美。
說什么王權富貴,怕什么戒律清規。
只愿天長地久,與我意中人兒緊相隨。
愛戀伊,愛戀伊,愿今生常相隨。
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
悄悄問圣僧,女兒美不美,女兒美不美。
說什么王權富貴,怕什么戒律清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