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唐晉,也離開了紫禁城,他的身影出現在了汴京。
相國寺發生的事,唐晉第一時間就知道了,但是卻沒有理會,慧法對佛寺有感情,心中慈悲最盛,但是唐晉卻不一樣,他對佛寺沒有特殊感情,佛寺、道觀在他眼中都是一樣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至于妖魔,一劍斬殺便是!
魔界入侵在即,任何妖魔都不能心慈手軟,看到就殺。
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唐晉看城外人家時,家家熱鬧,戶戶喧嘩,各作賀太平風景。來到城門下,沒人阻擋,果然好座東京去處。怎見得:州名汴水,府號開封。逶迤按吳楚之邦,延亙連齊魯之境。山河形勝,水陸要沖。禹畫為豫州,周封為鄭地。層疊臥牛之勢,按上界戊己中央;崔嵬伏虎之形,像周天二十八宿。金明池上三春柳,小苑城邊四季花。十萬里魚龍變化之鄉,四百座軍州輻輳之地。靄靄祥云籠紫閣,融融瑞氣照樓臺。
當下入了汴京城,行到御街上,往來觀,轉過東華門外,見往來錦天花帽之人,紛紛濟濟,各有服色,都在茶坊酒肆中坐地。
唐晉暗暗點頭,這大宋商貿確實是發達,百姓的日子也好過許多,這汴京繁華絲毫不遜色于中土長安。
來到東華門,看向內庭時,真乃人間天上,但見:祥云龍鳳闕,瑞靄罩龍樓。琉的瓦砌鴛鴦,龜背簾垂翡翠。正陽門逕通黃道,長朝殿端拱紫垣。渾儀臺占算星辰,待漏院班分文武。墻涂椒粉,絲絲綠柳拂飛甍;殿繞欄,簇簇紫花迎步輦。只疑身在蓬萊島,彷佛神游兜率天。
再看大宋氣運金龍,氣運金龍約莫二丈大小,爪有二趾,也算是不錯,相比當初他所見到的時候要強大一倍有余。
唐晉一步進入內庭,就見一個穿著道袍的中年人正在煉丹,其竟是身上充滿著貴氣,和大宋的氣運金龍相連。
道君皇帝!?
唐晉頓時知曉此人身份,正是宋皇!
這位宋皇也是極為特殊,作為皇帝,不愛理政,專愛煉丹修道,還親自親自作《御注道德經》、《御注沖虛至德真經》和《南華真經逍遙游指歸》,在宋境推崇道家,興建了許多道觀。自封為‘教主道君皇帝’,使得道家成為大宋的國教。
“宋皇既然無心江山,何不放下,逍遙天地之間!”唐晉進入殿內,輕聲地說道。
據說這位宋皇降生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書省觀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畫像,“見其人物儼雅,再三嘆訝“,隨后就生下了這位宋皇,“生時夢李主來謁,所以文采風流,過李主百倍“。這種李煜托生的傳說固然不足為信,但在宋皇身上,的確有李煜的影子。宋皇自幼愛好筆墨、丹青、騎馬、射箭、蹴鞠,對奇花異石、飛禽走獸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在書法繪畫方面,更是表現出非凡的天賦。
對這位宋皇而言,這大宋萬里錦繡河山,簡直就是累贅。
“原來是秦主降臨,難怪能躲得過我的感知!”道君皇帝睜開眼眸,看到眼前的唐晉,眼中閃過一抹驚色。
要知道他可是大宗師,又是宋皇,氣運與氣運金龍相連,感知遠勝大宗師,沒有哪個大宗師能夠在要靠近他時逃過他的感知。
再看唐晉,只覺得唐晉就和一個絲毫無修為的普通人沒有什么兩樣,知道這是唐晉的境界高過他許多,讓他感知不到。
難怪!
難怪偌大的南明和東漢,就這么毫無還手之力被滅了,面對這樣的強者,天地之間又有何人抵擋得了。
此時來汴京,目的不然而喻,定然是想要吞并大宋。
道君皇帝雖然不怎么理會政事,一個月才上朝一次,但是并不代表他對天下大勢沒有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