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提攜晚輩,這在文壇是很常見的事情,李父沒有拒絕的理由。
示意大姐等段時間后,李父領著余弦走進書房。
當李父坐到書桌后的座椅上時,隱隱中多了幾分威嚴的氣勢,身份從一個父親切換到一家雜志社的總編、老板。
李秀仁擦拭一下金絲眼鏡,又重新戴上,嚴肅說:“小弦,既然你打算在家里的雜志上發表作品。
我作為你的父親、《晴媛》的主編,一定會嚴格要求你,以及你的作品。
如果你的作品不能達到我的要求,我絕不會讓它發表在《晴媛》上,這是為了《晴媛》好,但更多的是為了你好。”
“我明白。”
余弦點點頭,把提前打印好的作品遞給李秀仁。
李秀仁接過文稿微微詫異,這怎么也有幾萬字吧,一晚上就寫出來這么多?
一般情況下,速度與質量不可兼得,李父心中對余弦作品的期待感降到最低。
《晴媛》雜志中的作品分為三種,主推作品,次推作品,以及普通作品。
以往不是沒有一些高中生、大學生的投稿被選中,不過這些作品都只是普通作品,且字數多在一萬以下,基本都是一些散文、隨感。
《晴媛》是紙媒雜志,篇幅過長,年輕人把握不住。
李秀仁決定認真審視自己兒子的作品,然后找出所有缺陷,批評一番余弦好高騖遠的想法,再勉勵一下余弦的責任心與孝心。
不教而誅謂之虐,想敲打晚輩,一定要給出正當的理由。
【很多年之后,我有個綽號叫做西毒,任何人都可以變得狠毒,只要你嘗試過什么叫做嫉妒。
我不會介意其他人怎么看我,我只不過不想別人比我更開心】
扉頁只有一段,或者說一句很矯情的話,算是寄語。看到這句寄語后李秀仁精神為之一振,對接下來的內容期待感提高的一點點。
見微知著,李秀仁作為《晴媛》的主編,對《晴媛》的受眾群體再了解不過。
作為一家郡級雜志社,沒辦法擴大發行量,只能盡可能增加讀者粘稠度,讀者喜歡什么,就多發表內容。
《晴媛》雜志的主要讀者,基本都是當地的女白領,她們有一定資產,喜歡有格調的生活。
心思細膩,愛好文藝,有很強的浪漫主義情懷,精神世界豐富而廣闊。
通俗說,就是小布爾喬亞、女文青、矯情。
矯情好,矯情可太好了呀,這起碼證明余弦研究過《晴媛》的受眾群體,不是無的放矢。
但是,只有一個優秀的寄語是不行的,還要內容過硬才行。
李秀仁翻開扉頁,閱讀起余弦連夜趕工出來的作品。
故事的最開篇,就是一段旁白。
【我還以為這世上,有一種人是不會有嫉妒心的,因為他太驕傲。
在我出道的時候,我認識了一個人,因為他喜歡在東邊出沒,所以很多年以后,他有個綽號叫東邪。
今年五黃臨太歲,到處都是旱災,有旱災的地方一定有麻煩。有麻煩,那我就有生意。
我叫歐陽鋒,我的職業,就是幫助別人解決煩惱】
依舊很文青,典型的《百年孤獨》式開篇寫法,這點要加分,文青就喜歡這個。
李秀仁心中給出評價,繼續往下看。
自述第一句的歐陽鋒,大概就是這個故事的主角,職業是殺手經紀人,常年居住在大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