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我們了解情況了,請稍等一下。”
李綰姿暫時放下電話,按住話筒,驚喜地對李父說:“伯伯,印刷廠那邊打電話過來說,各家大報社、書店,都派人去了印刷廠那里。
說是《晴媛》的銷量出乎意料的好,他們第一天進的雜志,已經賣出去兩萬份,他們想要追加訂單。”
編輯大蘋果口中快速計算,分析著具體銷量:“現在是11點45分,已經賣出去兩萬份。
也就是說,今天的總銷量大概能夠達到3.3萬,這一期的銷量能夠達到6.6萬,距離收支平衡,也只差4000份。”
“不,很可能這一期就能實現收支平衡。”
香蕉姐反駁一句,提醒說:“不要忘記,小弦老師的稿費,要比那些傳統名家低許多。”
“那下一期,我們豈不是能賣到七萬多份?”
“大概率可以,現在很多讀者還不知道我們找到了新的主推作品,下一期的銷量只會更高。
預計兩三期之后會穩定在8萬左右。”
……
編輯們眉飛色舞,快速計算著當期、次期甚至下下期的銷量。
“加,讓他們追加訂單。”
李父喜笑顏開,編輯們能計算出來的數據,他這個主編不可能計算不出來。
大手一揮,意氣風發報出一個數字:“通知印刷廠那邊,書店追加訂單,我們也要追加印刷量,馬上再加印1.5萬份。
我們晴媛,今天要打一個翻身仗!”
李綰姿很快就和印刷廠那邊溝通完畢。
最近幾個月,雜志社要破產、或者裁員的小道消息,一直在辦公室內流傳,像是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每個人頭頂。
如今這柄劍被移開,辦公室內頓時充滿快活的空氣,不需要再為可能會被迫離開晴媛而惴惴不安。
大蘋果編輯一通馬屁拍在李父身上:“還是主編高明,一眼就看出小弦老師的作品是難得的佳作。
又力排眾議把小弦老師的作品選為主推,一手妙棋直接就扭轉了雜志社的盈虧,給了我們至少三個月的喘息時間。”
李父擺擺手,謙虛說:“還是小弦的作品出色。
單靠《晴媛》以往的口碑,今天上午的銷量最多只有一萬五,這還是小弦確實有名家水平的前提下,才能達到的成就。”
“我們家小弦當然厲害了。”
李綰姿挺胸抬頭,揚起下巴驕傲說:“小弦是名家中的名家,他的這部作品,要比吳秀清老師的《洛城初雪》更加出色!”
余弦微微一笑不說話,默默打開《晴媛》的官方網站,查看讀者反饋。
互聯網是潮流,《晴媛》自然也有官方網站,供讀者反饋讀后感,日常也有一名并不專業的兼職維護員負責維護網站。
此時官方論壇之上,已經多出十幾條帖子,熱度還算可以,最多的有幾十條回復。
余弦點開回復最多的一條。
【我一直是《晴媛》的忠實讀者,哪怕在《晴媛》沒有主推作品的一年里,也沒有離開過。
今天早上看到《晴媛》找到了新的主推作品,毫不猶豫買下雜志,閱讀之后驚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