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在天命屬性的加持和張居正101治政能力的治理下,青州這段時間風調雨順,各方面都已經超越了戰前水平。
如今還有大片的冀州需要管理,房玄齡和李東陽聯手同治,再加上諸葛亮這個徒弟。
房玄齡顯然壓力比從前大了許多。
戰事吃緊,刻不容緩。
高銘目光環掃臺下文武,發現自己麾下的頂尖謀士,除了未長成的諸葛亮,竟就只有房玄齡一人而已。
日后若是四面開戰,未免有點難以應付。
剛好之前完成了“手撕圣旨,起兵勤王”的成就,自己手里還剩余260個君主點。
是時候派上用場,再召喚一名頂尖謀士了。
權衡片刻,高銘就下達了召喚指令。
“本宿主要使用105君主點,指定智謀特長,給我召一名軍師。”
“消耗成功,剩余君主點為155,稍后將為宿主呈上三名未出世的頂級謀士名單,請宿主注意查看。”
“東漢末年著名謀士,鳳雛——龐統、龐士元,四維如下
武力:60
智力:98
統帥:78
治政:91”
竟然是和臥龍孔明齊名的鳳雛龐統。
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二者皆得不可安天下。
高銘有些哭笑不得,腦海中忽然就蹦出了這句話,現在自己手里已有少年臥龍。
如果再加上一個鳳雛,那就算是湊齊了這一對聞名后世,被各種化用比喻的頂尖謀士。
龐統名聲在外,只可惜益州之戰身死落鳳坡,過早的隕落,使之并沒有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綻放出該有的風采。
“東漢末年著名謀士——荀彧、荀文若,四維如下
武力:59
智力:97
統帥:76
治政:97”
剛來一個鳳雛,又來了一個同時期的王佐之才。
荀彧何許人也,曹操的張良是也。
年少出名,時人稱其有王佐之貌。
后來荀彧為了中興漢室,蟄伏于曹操帳下,為其出謀劃策,制定統一北方的戰略。
在那個所有人都懼怕袁紹大軍的時期,荀彧一番四勝四敗論,直接振奮了三軍士氣,成為曹操戰敗袁紹不可或缺的因素。
他這一生幾乎是言必中,計必成。
唯一機關算盡的意外,就是他沒算到,曹操名為漢臣實為奸雄,有代漢自取之心。
荀彧最后因沒能阻止曹操進位,反而觸到了曹操的逆鱗,幾十年的君臣之恩灰飛煙滅。
在曹操的冷落下,荀彧最后郁郁而終。
“也算是一代杰出的謀士了,只可惜得其時卻不得其主。”
對于荀彧的一聲,高銘只能表示惋惜,旋即把目光放到了最后一個名額上。
“明朝開國元勛,著名謀士——......”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