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長期的獨自掌兵,讓羅成的三維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尤其是統帥。
但一直身為領兵大將,得不到和絕頂武將交手的機會,所以羅成的武力一直徘徊在97的水平,沒有新的突破,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畢竟武力到了95以上,每想進步一點,都難如登天。
“幽州軍最近使用了一種奇異無比的戰術,末將曾率鐵騎與之交戰,但每次都是損失慘重。”說著,羅成的神色有幾分凝重。
高銘沉聲追問道:“司馬懿用了什么戰術?”
羅成心有余悸地拱手道:“司馬懿將匈奴馬匹和匈奴士兵,全部用鐵甲覆蓋,類似重騎兵之類的裝扮,然后每三騎都用鐵索相連,形如鐵塔一般。”
“然后如此重騎在前,輕騎在后。渤海多平原,如此可謂鐵塔陷陣,輕騎掠殺,難以抵擋。”
聽著羅成的描述,高銘不禁眉頭微微皺起,總覺得這個戰術是那么的眼熟,似乎在哪里聽說過。
“若是換了南方,戰術絕對實施不起來,不過現在是伏旱時節,這種輕重騎交錯的陣型,倒是在北方可謂是縱橫無敵,司馬懿真當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
劉伯溫捋著須髯,對司馬懿的這道戰術,給予了高度評價。
不僅劉伯溫如此,連霍去病都不禁感慨道:“這種陣勢,我倒也從未在兵書中見過,真當是聞所未聞。”
“對了殿下。”
羅成似乎想到了什么,拱手問道:“殿下不是有一支神箭營嗎?若是以神臂弩攻之,我想應該可以突破重騎兵的沖鋒。”
“不可,神臂弩換箭速度較慢,擋得住這種連鎖的重騎兵,卻擋不住在他后背的輕騎兵。”還沒等高銘說話,諸葛亮就一口否決了。
諸葛亮所言,的確是個問題,因為若用神臂弩來抵御匈奴的鐵索重騎,那他身后的匈奴輕騎,就會趁勢殺出。
神箭營的裝箭速度,根本擋不住輕騎兵的沖擊。
話說到這個份上,一時間,大堂中的氣氛開始肅然凝重起來。
所有人都在苦苦思索著破敵之策。
而被諸葛亮等人這么一點,高銘腦海中靈光一閃。
按照這描述,司馬懿使用的不就是南宋時期,金兀術南下破宋,用過的鐵浮屠和拐子馬戰術嗎?
當時金兀術在碰到岳飛和韓世忠之前,真可謂是一手鐵浮屠和拐子馬縱橫天下,殺得宋軍聞風喪膽。
以至在那個時代,有這么一句流傳甚廣的話。
金人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只是高銘沒有想到,到了這個時代,竟然司馬懿也會使出這道戰術。
不過轉念一想,多半是橫空降世的努爾哈赤向司馬懿提供的戰術。
努爾哈赤是匈奴部落,雖有燕云十三騎之名,但他與司馬懿卻算不上附屬關系,最多是一個盟友的關系。
如今一個發兵冀州,一個發兵青州,可以說是聯動出兵。
高銘在記憶中,開始搜尋起韓世忠和岳飛當年破鐵浮屠的方法。
正當高銘腦海中思緒翻涌如潮時,急匆匆的腳步聲響起。
一個親兵疾步入內,拱手道:“啟稟殿下,門外有一個從徐州隨行而來的百夫長,自稱有破幽州軍之策,求見殿下。”
“連伯溫先生都還沒想出辦法,他一個百夫長能有什么辦法破敵,我看是插標賣首爾,殿下不必理會。”霍去病不屑一顧。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