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平淡若水的語氣,卻蘊藏著不可觸碰的威勢。
言外之意,就是你李世民如果敢說大話,那我就按軍法斬了你。
【嘶......這陳留王年紀明明與我相仿,竟沒想到說話如此犀利,宛如劍鋒。】
李世民倒吸一口涼氣,旋即上前拱手道:“軍法如山,在下豈敢口出狂言,不過我心中的確有破敵之策,還望殿下讓我一展抱負。”
“但說無妨,本王聽著呢。”高銘點了點頭,示意李世民繼續說下去。
畢竟李世民的統帥,可是達到了驚人的101,比自己麾下滿百的衛青,都高了一個點。
如果真能駕馭住李世民,那大齊江山,將又會多出一位出將入相的頂梁柱。
李世民款款而立,緩緩的走到側案,來到那副懸掛在側壁的巨幅地圖前,抬手一指,不緊不慢道:“殿下和諸位將軍所憂之事,應該是幽州軍的特殊重騎兵。”
“即公孫瓚的白馬重騎,在匈奴人口中,也稱為鐵浮屠。”
“鐵浮屠鐵索相連在前陷陣,踐踏軍陣,后面輕騎順勢殺出,斬殺敵軍,可謂勢不可擋。但今日我已仔細觀摩過這種兵種,發現了一道破敵之策。”
說著,李世民在司馬懿的營寨比劃道:“鐵浮屠的優勢在沖陣,但劣勢在于速度和機動性,諸位請看,若是能用一支鐵騎與公孫瓚的鐵浮屠對沖,不必死戰,只需減緩其速度就好。”
“待幽州的重騎鐵浮屠降速后,可以率一支敢死隊上前,持刀斬馬腿,馬腿一斷,公孫瓚還能拿什么沖鋒?”
說到一半,李世民拿出了一副設計草圖,舉圖示眾道:“諸位再看,這是我親繪的斬馬刀。此刀柄長刃寬,極其適合步戰持用,我稱之為陌刀。陌刀重約十五斤上下,一刀下去,可人馬俱碎也!”
陌刀!
聽到這個詞眼,高銘眉宇間掠過一瞬驚奇。
陌刀是唐代名刀,專斬騎兵戰馬,無往不利,所以又稱之為斬馬刀。
但后世沒有出土過陌刀,所以大家對陌刀,都只能存在于臆想之中。
沒想到李世民竟然異想天開,能自己繪制出陌刀的草圖,并運用到對付鐵浮屠之中。
“真乃神刀也......”
李定接過那張圖紙,反復看了又看,連連稱贊,頓時連口吃都不犯了。
就連剛開始態度不屑的霍去病,都不禁對眼前這個百夫長,刮目相看。
更遑論劉伯溫等人,都對李世民這道策略,感到頗為驚奇。
但那一份驚奇,是對其肯定的驚奇。
高銘對于李世民方才的表現,也心生感慨,果然不愧是天可汗,一眼看透了鐵浮屠的要害。
因為在歷史上,岳飛也是利用這種戰術,先以騎兵和金兀術的鐵浮屠對沖,達到降速的效果。
然后親率陷陣死士,持斬馬刀去斬斷重騎兵的馬腿。
讓其喪失繼續作戰能力,岳飛這才破了鐵浮屠不可一世的神話。
而在今天,李世民竟然也能想出這種策略,去攻破幽州的鐵浮屠大軍。
相隔幾百年,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這的確是道不錯的計策,不過破了重騎兵,那司馬懿后面還有輕騎兵。等砍完了鐵浮屠,將士們早已乏力無比,你又當如何抵擋輕騎兵?”高銘微微點頭,繼續問道。
這一問,倒是讓李世民微微一怔,有些意外。
【一直在思索如何攻破鐵浮屠,我竟忽略了后面的輕騎兵,這可如何是好。】
聽著李世民的心聲,高銘嘴角上揚起了一抹冷笑。
時間短暫,李世民只是暫時想出了應對鐵浮屠的方法,還沒有做好全面的布局。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