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拂手指向輿圖,繼續勸諫道:“到時候吳軍仗著東風和火勢,我軍斷然難以抵擋,而且會葬送所有戰船,戰船一旦全軍覆沒的話......”
李世民沒有繼續說下去,但言下之意,已經不明而喻。
只要戰船一旦覆沒,折了士氣暫且不說,齊軍在長江一帶,還會徹底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絕無戰勝吳軍的可能。
到時候吳軍配合曹軍,北上夾擊齊軍,那什么南征,什么霸業,全部都將化為一場泡影。
“戰船?拿下江東以后,這玩意不是遍地都有么。”聞言,高銘不以為然地拍了拍手,眼眸中滿是自信。
耳聽高銘那極盡自信的語氣,李世民驚奇的問道:“難道說,殿下心中另有妙計?”
“沒有。”高銘只一搖頭,回應得很是干脆。
“既然殿下沒有其他盤算,那如何能斷定,我軍就必能頂著極大的劣勢,戰勝吳軍?”
不僅是李世民,周瑜和劉伯溫,都是一臉茫然愣怔的看著高銘。
高銘一拂袖袍,昂首自信道:“爾等莫要忘了,我高銘可是真龍轉世。這泱泱天道,焉敢助賊,而不助孤?”
講了半天,原來高銘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所謂的天命上。
李世民等人,雖然也曾耳聞過高銘當年以地震破郭軍,借龍象退倭寇的傳奇事跡。
但他們更愿意相信,這只是兩場偶然的異象,剛好被高銘碰上了。
因為什么天生異象,終究是虛無縹緲的鬼神之說。
到了真刀真槍的沙場之上,以兵家的理論,就是要順從天時地利人和,一切從實際出發。
所以眾人萬萬沒有想到,一向重視實際戰況的高銘,到了這個節骨眼上,卻突然迷信起所謂的鬼神之說。
還將這場足以撼動天下走勢的大戰,其中最關鍵的一部分,交予到所謂的天意手中。
更何況,劉伯溫方才就已經斷言,那日會起東風,高銘卻偏不信這個邪,非要反其道而行,這未免太匪夷所思。
殿下平時不是挺英明的嗎,怎么這會突然變得糊涂了。
“可是......”
“沒有可是。”
高銘打斷了李世民的話,拍著胸膛自信道:“你們只管做好自己本部的事情,其他的,天意自有安排。”
說罷,高銘沒有丁點猶豫,便轉身掀帳離去。
望著高銘離去的背影,李世民冷峻的眉宇間,涌現起深深的困惑不解。
愣怔了許久,李世民方才在心中暗暗嘆息道:“唉,殿下竟然把如此重要的一戰,寄托于所謂的天命。看來大齊的氣數,也就是一瞬的回光返照罷了。此戰一旦敗了,我得另謀出路才行......”
......
是夜,黃蓋偷渡過江的使者,攜著高銘的親筆書信,悄悄返回了赤壁。
同時那只信鴿,也從三江口飛回了赤壁。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