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實話實說呢,還是……
似乎,這個事情也瞞不住啊。
朱正峰心中很是無語,不過想到自家鋪子里的情況,他也沒有心情去考慮自己東家的面子了。
“東家,這一次的情況還真是有點詭異。那個秦協道帶著自己的三艘海船和征集而來的幾艘商船出海,回來的時候居然全部都裝滿了大黃魚。
整個明州城,現在是家家戶戶都分到了魚,估計等會走到街面上,隨處都可以聞到魚香味呢。”
朱正峰這話說完,場面一下就變得有點冷清。
朱紅平又不傻,自然知道自己剛剛的話完全站不住腳了。
“東家,自從秦大郎的船隊回來之后,我們唯一一間還在開業的糧食鋪子,就一斤大米都沒有賣出去。
并且其他幾家的糧食鋪子,大米價格都有點松動。
聽說從明天開始,每天都會有大量的海魚被捕捉回來,到時候兩文錢就能買到一條好幾斤重的海魚,這可是比糧食要便宜多了。”
“兩文錢一條巨大的大黃魚?這秦協道是吃錯藥了嗎?有這樣子賣魚的嗎?
哪怕不是災荒時期,一條大黃魚也能賣上幾十文錢,甚至是幾百文錢,現在他就賣兩文錢,這不是跟我們過不去嗎?”
朱紅平不傻,立馬就明白了朱正峰的擔憂來自哪里。
如果秦協道真的能夠每天都搞回來幾船大黃魚的話,那么明州百姓肯定是寧愿花錢去買魚也不會去買糧食的。
這些百姓是最精明的,只要稍微計算一下,就知道吃什么比較劃算了。
“是啊!現在就要看后面幾天的情況,如果真的一直都有大量的魚回來,那么我們就真的麻煩了。
倉庫里頭還堆積了大量的糧食,等著價格繼續漲一漲的時候再賣呢。”
原本,倉庫里的糧食就是朱正峰的底氣。
但是,現在卻是成為了一個枷鎖。
里面有一部分糧食,可是災情剛剛顯露的時候,朱家從市面上收購的,也算是花費了不少的錢財。
如果能夠按照現在的價格出售,自然能夠大掙一筆。
但是要是明州百姓每天都有魚肉吃,那還有誰去買大米?
原本緊缺的糧食,一下子就變的富足起來了。
這絕對不是朱正峰希望看到的場景。
“馬上安排人去碼頭上日夜不停的蹲著,看看接下去幾天事情到底會怎么發展。
然后你也找幾個今天出海的漁民,問一問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為何那個秦協道出海才半天就捕捉回來這么多的大黃魚。
真要是那么容易捕魚,我們朱家早就組織船隊出海了。”
朱紅平想來想去都想不通為何秦協道今天能捕捉到那么多的海魚。
這不正常啊。
“東家,我已經開始安排了!至于今天的事情,我也聽說了一些,據說是秦大郎使用了一種非常特殊的捕魚方法,大黃魚魚群像是自投羅網一樣的往他們的漁網里頭鉆,實在是有點難以想象。
不過具體的細節,這幫人卻是都不肯多說,我懷疑是不是那個秦協道下過封口令之類的。”
“我不管什么封口令,反正你馬上去給我把情況打聽清楚了。
這要是真的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海魚捕捉回來,那我們倉庫里的糧食就需要立馬拿出來售賣。
甚至把它運輸到明州附近進行售賣,務必不能砸在了手中。”
雖然這么一折騰,朱家基本上掙不到什么錢,甚至還會虧本。
但是怎么也比一味地等下去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