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逝,活著的人還得朝前走。
國喪期尚未結束,大淵朝堂就迎來兩件大事,使臣到訪和立儲。
有些猝不及防又理所當然。
都知道皇上早已動了立儲的心思,但是誰也瞧不出皇上心中是否有意屬人選。
“皇上沒有推拒?應了?”
“應了!”
各處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忍冬聽得江海的話放下正在琢磨的藥方呆坐了一會,皇上應下必是心中已有人選了,而這個人十有八九便是西陵王。
盡管現在所發生的事都和她那一世發生的事不同了,她依然不想慕容西玥登上皇位。
只是以她現在等能耐,要如何改變皇上的想法?
而現在幾位適齡的皇子,也的確是沒有一個合適的。
“散朝之后,幾位皇子什么動靜?”
江海聳了聳肩,“自然是忙著儲位之爭,現在已經挑明了,成敗在此一舉,都是使出渾身解數,據說,早朝的時候皇上已經言明了,儲君人選先讓朝中推選,對了,今日早朝皇上重啟了內閣議政制,如今六部之上是內閣,廢左右相,原來的馮相任內閣首輔,因...靖親王病逝,西北軍暫由定陶老國公代為執掌,不日便要啟程前往西北,皇上還提拔了原靖親王的幾位部下,世子被封了大將軍,賜應天,繼承了王位,現在是靖王府的王爺了。”
信息量一時有些大,今天這早朝發生的事實在太多。
若非有立儲和使臣到訪兩件事挑了重量,隨便哪件事拿出來說都不輕。
該內閣制、廢相制、定下西北執軍人選、封郁世子,這一樁樁一件件,其實都說明這一切早就在皇上心中規劃好了。
否則朝堂之上,必有聲響,不會這般無聲無息就定下這么多大事。
“內閣是哪幾位大臣?”
內閣議政制凌駕六部之上,可以說是皇上代政的最高職權機構,朝中所有的決策都要經過內閣議政,有內閣在,便是皇上有所不妥,朝中政務也不會耽擱,到時候可以改批,將皇上的朱批改成內閣黃批。
如此一來,內閣人選至關重要,非國之棟梁不可任,否則極有可能禍國殃民。
還有一點最為總要,這內閣大臣必須和皇上一條心。
“除了首輔馮大人,暫時就只有定陶老國公了,另外兩個內閣席位空缺,正好趕上立儲改制,姑娘您說皇上怎么想的,這不是讓幾位皇子爭破頭嗎?誰的人能入內閣,這儲君之位幾乎就是勝券在握。”
目前熱議的倒是有幾個,只是沒定下來,結果如何誰也不知道。
忍冬凝眉沉思,除了馮相和老國公,剩下兩個卻是一時難有定論。
不過她相信,皇上肯定是有人選了,只是暫時放一放,讓幾位皇子各顯身手,看看皇子們的本事,能為儲君者,若是在這場朝堂勢力的角逐之中都無法勝出,便只能說明他們能力不夠。
若是誰有本事將皇上心中所想之人送入內閣,便也證明了他們的眼光、和手腕還有掌控朝局的能力。
忍冬不得不嘆一句,皇上當真是敢冒險。
如此另外兩位推舉上來的內閣人選,對新君也會忠誠幾分,而老國公和馮大人皇上是十分信任的,不管最后皇上定了誰,他們都不會有二心。
皇上在試探皇子能力的同時,也是在為新君的將來謀劃鋪路。
忍冬剛想再交代幾句,當歸在外頭喊了一聲。
樂老爺子那邊終于有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