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皇帝陛下,這是佛陀舍利中發舍利的詳細記載,其實,據記載,佛陀的發舍利,應該就埋藏在貴國千年古剎雷音寶寺的地下宮殿之中,鈴靈一次游歷間偶然得到此佛闕,便與父皇商量,將此佛闕送于大淵國,佛家舍利乃佛家至寶,倘若還在,便是大淵之幸,也是世上佛徒之幸。”
世上信佛者比比皆是,佛陀舍利在佛家意味著什么,皇帝自然清楚,若有佛陀舍利,便能讓佛徒不遠千里來朝拜。
古往今來,利用佛教信徒成事者也不在少數。
況且,若真如這位公主所說,這真是大淵之幸了,佛陀真身舍利忽護佑之地,自是佛光普照之地。
胡菇得此佛闕,完全可以讓人潛入大淵,按著佛闕所指找到雷音寶塔寺下的地宮取走舍利將其供奉在胡菇的寺廟中,這可真的是世間至寶。
所謂發舍利,便是佛陀的頭發。
再說這佛闕,這佛闕本就不是凡俗之物,是一種特殊的便知工藝,稱之為佛印,至今大淵都未曾掌握這種技術,這佛闕看上去是新的,若是千年古物,絕不能這般拿出來,裸露在外極容易變成揚塵。
也就是說,是這位公主得到了佛闕,將佛闕刺繡在這綢子上的。
側面也說明,胡菇已經掌握了佛印這種極為復雜的紡織技藝,還有就是這刺繡的字,是用一種叫做透光的特殊刺繡手法刺上去的,所以剛拿出來的時候看不出稀奇之處,等到綢卷展開,對光一照,上面的字跡就慢慢顯現了,這種刺繡手法也是讓人嘖嘖驚嘆,用與底色相通色系的絲線在綢緞上繡出這么多密密麻麻的字,本身就十分困難,還要做到刺繡后明面上看不出刺繡的痕跡,將所有的針腳線頭都隱藏在背面,再借著光感交織看出字跡的影像,這種刺繡手法,大家一直覺得是只存在于傳聞中的。
可是今日,親眼所見!
這種震撼無法言喻。
先不說這綢卷上所寫的佛陀舍利,便是這卷佛闕就價值連城了。
“佛家圣物,若真落在我大淵的國土上,實乃我佛庇佑!”
皇帝激動不已,的確是有些激動,但更多的是想讓人看出他的激動,這是佛家至寶,他這個皇帝若是太過平靜,傳出去,在千萬佛徒心中便顯得他這個皇帝不夠重視了。
讓茍旬扶了一把,親自走下臺階再次細看佛闕。
隨后莊重手下,還讓人立刻將佛闕送往佛法寺,佛法寺是國寺,既然與佛家至寶有關,還是讓他們佛界自己去處理,同時下了旨意,立刻讓人將雷音寶寺保護起來,直到請出舍利之前,任何閑雜人等不得靠近。
佛闕是人家公主找到的,并且是她建議胡菇陛下送歸大淵,若是找到舍利,她對大淵佛教的貢獻可想而知,皇上定是要重重賞賜的。
“剛才就聽得貴國使臣屈大人說三公子博覽群學才名遠揚,實在難得,公主尋得佛闕,還有送歸大淵之心,可見公主之心性....”
皇帝免不得要一番夸贊,溢美之詞能用的毫不吝嗇。
最后,問胡菇公主這一路到大淵,對大淵所見有何感想。
既然三公主從小在外游學,定是見多識廣,一定能說出一番不一樣的見解。
皇帝這倒也不是為難人,是通過佛闕,對這個胡菇公主生出了幾分好奇和興趣。
一個公主能到處跑也就罷了,還能向皇帝提意見,與皇帝商量事,而胡菇的皇帝還能聽取她的意見,這次還能隨同使團一起出使大淵,足可見這位公主在胡菇地位非同一般,皇帝也得正視幾分探探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