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外祖母。”兩人自報了姓名,也給韋老太太磕了頭。
韋老太太含著淚,笑著親自扶起二人,“起來,快起來。”
兩個道了謝,起身站起來。
老太太一手拉一個,左看看,右看看,滿臉喜色,“好好好,都不錯,不錯,都是好孩子。”
裴慎言來過兩次韋家,韋老太太和他說過話,有一些了解,但不熟悉穆元修。
不過,穆元修不管是長相,還是言談舉止,都不比裴慎言差。
他年紀要小些,個子卻比裴慎言還要高一些。好些個年輕的丫頭們,偷偷瞧著穆元修。
丫頭婆子們簇擁著老太太進了屋,大家落坐后,仆人又給客人見禮。
屋中的氣氛,很是歡愉。
老太太喊著李玉竹和李玉玟坐到她的身邊來,一會兒問問她們廬陵王兩口子的情況,一會兒又問問裴慎言和穆元修的經濟情況。
裴慎言如今被裴家認回,在京城有大房子,還有官職,老太太不擔心他,多問一句,不過是喜歡他罷了。
她不了解穆元修,問的要多一些。
李玉竹擔心布衣出身的穆元修會讓老太太不喜歡,會讓韋家瞧不起,她搶著話道,“他會的可多著呢,平時也挺忙的,閑著時打獵,一般的時候,幫青陽縣令管著雜事。”
管著雜事,這范圍可就廣了。
是管著縣里的雜事,還是管著村里的雜事,李玉竹不明說,讓他們猜去。
韋老太太這般年紀的人,不太注重名啊利的,活了八十了,該得到的得到了,不該得到的,這把年紀也等不到了,她已經不追求什么,躺平了。
只要兒孫們的生活過得去,不缺吃喝,無病無災的,她就放心。
“好好好好,不錯不錯。”她樂呵呵的。
丫頭婆子們原本是勢力眼,但誰叫穆元修長得好看呢心中反而并不怎么小瞧他。
隨后來的裴福生,挑著禮物來了。
李玉竹和李玉玟,將禮物拿出來,穆元修和裴慎言搬到了老太太身旁的桌上。
“這是我爹娘親自挑的,這是縣令大人送來的兩塊鹿皮,是送給外祖母的。這幾塊獐子皮水貂皮,四個舅舅家一家兩塊。這是鎮安知府送的南海珍珠,和珊瑚珠,給幾個表姐們的,一人一盒子。這幾塊南越國的翡翠玉石,是二哥帶回來的,給表哥表弟們做墜子玩。這幾盒的藥材是我們在山里采的,都是數百年的老山參,這兩盒給外祖母,這另外的八盒給四個舅舅舅母。這是老靈芝,外祖母和舅舅們一人一對。”
這些東西,在京城里購買,價值不菲。
沒有幾千的銀子,根本買不到。
誰說李家在鄉下刨草根的這分明是刨了金玉好嘛。
丫頭婆子們看得眼睛都直了。
韋老太太很高興,連聲說,“你們回來看我,我就很高興了,送什么禮呢”
這時,外頭又有侍女傳話,“老太太,老爺和太太們來了,各房的姑娘和公子們也來了。”
“叫他們都進來吧。”裴老太太笑呵呵地,朝傳話侍女招手。
門口傳來小聲地說話聲,衣裳佩環的叮咚聲。
沒一會兒,呼啦啦一群人走了進來。
有五六十歲的老者,也有七八歲的孩童。
李玉玟李玉竹裴慎言和穆元修,一起站了起來。
進來的人,李玉竹一個也不認得,李玉玟說她,最近一次來韋府,是李玉竹七歲的時候,李玉竹當然沒印象了。
李玉玟常來韋府,差不多每個人都認得,她馬上先喊了起來,“大舅,二舅,三舅,大舅母,二舅母,三舅母。”
其他人,有些是韋家的曾孫輩,見了李玉玟李玉竹得喊表姑,比如十二歲的鈺姑娘,十歲的琴姑娘,這是韋大老爺的兩個孫女。
還有八歲的田男孩恒少爺,這是二房的孫子。
三房來的是兩個姑娘,年紀也都不大,七姑娘韋如秋今年十五歲,八姑娘韋如媚才十二歲。
平輩和小輩,李玉玟只喊了名字。
倒是韋家的小輩們,向他們行了禮。
韋老太太指了指桌上的禮物,笑著對兒子媳婦們道,“這是玉玟他們送來的禮物,我說,大老遠的來,平安就好,他們非要送禮。”
裴慎言來京城后,到韋家說了李家的情況。
他沒有詳說,只說李家如今不缺吃喝,也無病無災的,有田有房,日子過得和睦順心。
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送來了價值不菲的禮物。
雖然比不上以前送的禮,但也比一般的人家強,韋家給親戚們送禮,還不肯有這等手筆呢。
受了廬陵王府牽連,被削官罰俸祿的韋家人,得知李家姐妹們來了,本想抱怨一番發發牢騷,但見了對方的厚禮后,又都不好意思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