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府尹的頭,一下子變成了兩個大。
很快處理
怎么可能
這要是公了,宇文家吃有一人吃牢飯。
宇文贊父子不得跟他鬧
宋府尹頭疼了,這下可怎么辦
李玉竹小聲對李玉玟道,“大姐,這府尹大人好像很為難的樣子”
“我去敲打敲打他。”李玉玟朝李玉竹微微一笑,走向了宋府尹,“宋大人,我有些私事,想跟大人聊聊,大人這邊請。”
宋府尹賠著笑,“五少奶奶請。”
李玉玟帶著宋府尹,來到后院。
跟著來的孫娘子,燃了一只燈籠,掛在后院外的小樹上,又退回到屋內。
小院中,只有李玉玟和宋府尹。
李玉玟微微笑道,“大人,這里只有咱們倆,咱們敘敘舊吧。”
宋府尹不知她要說什么,只附和著應道,“五少奶奶請說。”
“四年前,大人曾判過一個婦人謀殺親夫的案子,那婦人姓申,大人可還記得”李玉玟看著宋府尹,笑瞇瞇問道。
宋府尹心里咯噔一下,“啊,有點印象”
李玉玟又道,“那件案子發生在中元節的那天正午,大人正在家里擺香案祭祖,得到報案,匆匆去了現場,查看了證據,后來判了婦人有罪,可事實上”
不等李玉玟的話說完,宋府尹的臉,刷的變得死白。
“我父親被皇上臨時派往刑部辦事,帶了個馬虎的書童在一旁幫著磨墨,那書童不小心撞翻了燈盞,燒了一卷案宗,嗨,他因此被皇上訓斥了一頓。”李玉玟笑著搖搖頭,“我父親是馬虎人,身邊的人也竟是馬虎人,他就根本不適合辦這等查看文書的細心活兒。”
宋府尹不知該如何回話,只訕訕地笑著。
“算了,陳年往事,還提他做甚對了,宋大人,您女兒阿鳶近來如何說起來,我有三年沒見著她了,怪想她的。”李玉玟忽然轉了話題,微微笑了笑。
宋府尹的女兒和李玉玟有些來往。
李玉玟將廬陵王的一個學生,介紹給了宋府尹的女兒認識。
沒想到,竟促成了一段姻緣。
李玉玟離開京城的那一年,宋府尹的女兒剛剛生了孩子,相公還考了功名。
據說,兩口子相親相愛,日子過得美滿如意。
很是給宋府尹長臉。
宋府尹因此記著李玉玟這份大恩。
提到女兒,宋府尹的臉上,這才多了笑容,“他們住在青州府,年前又添了個小子,兩口子在正月時來京城住過半月,那會兒還提起過五少奶奶呢。”
“嗨,提我做干什么,她過得好,我便高興,咱們好歹是姐妹一場,是吧,宋大人”李玉玟微笑。
“是啊是啊。”宋府尹也笑。
李玉玟跟他東扯西拉地閑聊,全都是旁敲側擊地提醒著宋府尹,李玉玟曾對宋家父女的幫忙,也記著宋府尹審過一個冤假錯案。
宋府尹那年匆匆斷案,將一個誤食了有毒草的男子,判成被妻子毒殺。
妻子受不了冤屈,一根繩子結束了自己。
男子的老娘受不了打擊,一口氣沒上來,也過去了,只留有一個不懂事的三歲孤兒,給親人送行。
后來宋府尹知道自己判錯了,將那孩子收養了。
這件事,呈報到刑部的時候,恰好是廬陵王臨時當差。
廬陵王一眼便瞧出了案子的問題。
私下了詢問宋府尹。
這二人之間是如何對話的,李玉玟不得而知,總之,最后的結果是,廬陵王身邊的小書童不小心燒了卷宗。
那件冤假錯案,也隨著一把火,給燒了個干凈。
宋府尹聽著李玉玟閑扯,心里早嚇得七魂飛了六魂。
誰說廬陵王府的人都是草包的,這個李玉玟比朝中的那些老臣們還要奸詐狡猾。
她居然記著他父女的軟肋。
他不用腦子想,也知道她的話外之音,這是提醒他,叫他辦好宇文家騙婚的案子。
在被宇文家記恨上,和保烏紗帽之間,他馬上選了保烏紗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