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就該娶柴三姑娘,怎么瞎了眼娶柴二姑娘?有得他們后悔的。”
“羅家也不是什么好人家,柴三姑娘干嘛要嫁羅家?她嫁的李家就很不差,人家家風好,新郎還一表人才,還是縣令的親戚,所謂龍配龍鳳配鳳,跳蚤配臭蟲,柴二姑娘還是配羅家吧,這倆湊一對別禍禍別家了。”
站在宅子門口的村人,還有二三十人之多,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圍著柴二姑娘笑罵。
柴二姑娘氣得臉色發白,想回罵吧,她記性不好,不知剛才罵她的是誰,正發懵時,又一人罵起來。
一人難敵眾嘴,柴二姑娘的丫頭見勢頭不對,小聲勸著她,“姑娘,咱走吧?”
走!再呆下去,她會被罵成篩子了。
柴二姑娘咬了咬牙,拿袖子掩著臉,飛快往前跑。
前面幾十步遠的地方,停著她的馬車。
她一跑,丫頭也跟著跑。
主仆倆狼狽而逃的樣子,惹得村人們一陣哄笑。
柴二姑娘主仆爬進馬車,片刻都沒停留,坐著馬車一溜煙跑走了。
大家又是哄笑。
柴娥英大嫂笑著對大家說道,“今天家里的宴席辛苦大家了,改日你們家有什么困難的地方,盡管說,我們家能幫忙的,一定幫忙。”
大家都得到了柴大公子派人送的酒肉菜,這對于平時吃不上肉的窮農家來說,可是十分重的禮,大家都說道,“您家太客氣了。”
宴席過后,家里家外都是一片狼藉。
院里院外的爆竹殘屑啦,吃過酒的桌子凳子都是歪的啦,供客人們坐的椅子院里院外擺得四處都是啦,搭建的遮陽棚子還沒有收啦,一大堆的碗還堆在大盆里啦。
柴娥英大嫂喊著丫頭春桃,和廚娘周婆,還有車夫貴伯來收拾。
鄰居們看到了,都主動前來幫忙。
有的幫著拆遮陽涼棚,有的幫著擺桌椅凳子,有的拿著大掃把,掃起了院門外一直延伸到小路上的爆竹殘屑。
人多力量大,不過兩刻時間,大家就將亂糟糟的院子收拾好了。
柴娥英大嫂感嘆,遠親不如近鄰啊。
.
熱熱鬧鬧的迎親隊,將柴娥英的花轎迎到了李家竹屋前。
照例是世子背著柴娥英下轎,一路過宅子門,過影壁,來到北院正屋前。
看熱鬧的村人們帶著自家娃子們,全程跟著。
大家說說笑笑著。
到了臺階前,世子才放下柴娥英。
有李家從村里請來的兩位上了年紀的十全喜婆,攙扶著柴娥英過火盆,接著,又是世子牽著她進了正屋。
正屋中的上首處,坐著一身喜慶正裝的廬陵王夫婦。
他們身上的新衣裳,是柴娥英帶著繡娘做的,布料是上好的蘇錦。
夫妻倆來這里好幾月了,頭一次穿得這么得體,加上又是娶新兒媳婦,兩人臉上都洋溢著微笑。
穿得跟福娃娃的果果和景兒,由夫婦倆抱著。
景兒不知這是要干什么,他茫茫然抱著一個餅果子啃著。
果果也抱著一個餅果子,但沒有吃,而是露著小白牙,笑嘻嘻地看一會兒世子,看一會兒柴娥英。
大約心情好,兩只小腿一晃晃的。
李玉竹和李興安他們兄妹幾個,按著年紀大小,齊整整站在廬陵王夫婦的左側。
和廬陵王夫婦一樣,兄弟姐妹幾個,也全是一身嶄新的綢布衣裳。
這些也全是柴娥英送來的。
大郡主頭一次打扮得這么好看,心情美美地微笑著。
李立行和裴慎言還有穆元修這三位客人少年,則站在廬陵王夫婦的右側,李立行作為身份高一些的人,雖然年紀小,但站在裴慎言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