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起那天晚上見到的趙老太太,那眼神是精明的,那行為卻又是糊涂的。
她也琢磨不透趙老太太的真實想法了。
“叫他們所有人都來簽字,不簽字,收回分的財產。”趙老太太說道,“也勞煩縣令大人寫名字。”
縣令說道,“老太太放心,我這證人當然要簽上名了。”他又朝趙家人說道,“幾位趙老爺,趙公子,趙家娘子們,請簽名吧?”
趙家人你看我,我看你,為了手里的財產得到得順利,大家只好上前簽了。
所有趙家子孫們包括兩個女兒也簽了字。
協議書一式三份,一份給了趙家子孫,一份在老太太手里,一份給了縣令備案。
趙老太太又望向李玉竹和柴大嫂,“今們也來了,正好縣令大人也在,將你們的信也拆開吧,將里頭的東西拿出來,讓縣令大人過目并做公證,這是我送與你們的,任何人不得有異議!更不得干涉你們的事情。”
李玉竹看向柴大嫂。
柴大嫂點了點頭,從懷里拿出了前幾天趙老太太送她的信件。
李玉竹也拿了出來。
兩人拆開信封,看到里面的東西,一齊大吃了一驚。
他們兩人的信封里,均放著一份房契和地契。
另外,還有一份轉讓說明。
李玉竹的上面,寫著“將某某地商鋪從即日起轉與李氏玉竹,末尾寫了日期和趙太太的簽名向氏薇娘”及印章。
柴大嫂的信封里,也是一份商鋪的地契和房契,內容寫的和李玉竹的是一樣的。
而且這兩家鋪子,是連在一起的。
趙老太太又請縣令大人在她們的轉讓契約上面,分別簽了名按了手印。
“念出來。”趙老太太看著李玉竹和柴大嫂說道。
兩人互相看一眼,柴大嫂道,“我先念吧。”
趙家人全都好奇老太太給了她們什么,一起伸長脖子看著聽著。
當聽到柴大嫂念著,“向氏薇娘轉讓某某地的商鋪給向氏蕓娘時”,全都怒了,一起吵吵嚷嚷的。
“縣令大人可聽到是誰在嚷?勞煩將那人分得的財產收回,將人轟出去。”趙老太太不緊不慢說道。
不大聲的命令,嚇得一屋子的人全都禁了聲。
只敢在心里憤憤不平。
柴大嫂念完,又是李玉竹念。
屋里趙家人,只敢哼哼哼地表不不滿,一聲不敢發出來。
“聽清了嗎?這兩處商鋪我送與她們了。”趙老太太說道,“從今往后,那兩處商鋪與趙家無關。”
趙家人在事先簽了禁聲約定,只敢聽著,不敢反對,“聽見了。”
“我累了,都下去吧。”趙老太太朝大家揮了揮手。
一屋子的人三三兩兩的,很快就走光了。
只剩下老太太屋里的兩個侍女,一個管事嬤嬤來慶家的,再便是請來的縣令,和李玉竹還有柴大嫂兩口子。
原先吵鬧的趙家人,全走了個干凈。
由忽然的吵鬧,變成靜得能聽到呼吸聲,這耳朵一時還不適應。
兩個侍女在悄悄揉著耳朵。
縣令大人朝屋外看去,走得慢的趙家人,站在院門口那兒小聲地議論著什么。
他回過頭來,微微一嘆,朝趙老太太拱手說道,“趙老太太,您這是安排的哪一出啊?”
在縣城里數一數二的趙家,沒想到到了分家產的地步。
這一分,趙家就不是縣城數一數二的家族了。
家族勢力大不大,靠的是集中的力量。
李玉竹和柴大嫂兩口子,也看不懂趙老太太的安排。
趙老太太苦笑道,“知子莫若母,我太了解他們了,若我還活著,他們還不敢廝鬧,若我死了,他們一定斗個你死我活。他們個個都覺得自己能耐,不肯服輸,這趙家的管事權給誰,另外的人都會不服,會想辦法攪得管事人不得安寧放棄管事權,再選一人,也是如此,如此斗下去,便宜的是別家,還不如……,分了的好,至少他們各管各的,不會讓其破敗被別家人得去了。”
縣令掌管一縣的雜事,和各家族都有來往,趙老太太說出自己的苦衷,他馬上就明白了。
他說道,“老太太在操心子孫的事,可子孫未必想到老太太的苦衷啊。”
“娘,娘!你不能這樣!”
“奶奶,這樣不公平!”
“娘,老三那個廢物,憑什么能管錢莊?”
屋外,走掉的趙家兒孫們,又吵吵嚷嚷著跑來了,趙老太太閉了眼,扭過頭去。
幾個人推推搡搡地沖進了臥房里。
跑進來的是趙老太太的四個兒子,還有大房和三房的孫子。
六個人都不服氣,互相罵對方是廢物,不該得那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