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來得比較多,分了男女眷宴客。
婁夫人帶著婁大娘子,招待女客。
她特別盯著李玉恩瞧,因為那天李玉恩去了婁三姑母家,贏了行酒令一事,一直令她心中好奇,她想知道,李玉恩究竟是不是真的厲害。
李玉恩來婁府幾天,已經完全熟悉了這里的生活。
在和別府的娘子們一起吃茶閑聊時,她絲毫不拘謹。
有些人挖著坑的套她的話問些鄉間窘事,李玉恩總會輕描淡寫地叉開話題,但更多的時候,李玉恩不上套,反將人懟得啞口無言失了臉面。
婁夫人才知,這個看上去呆頭呆腦的小兒媳,并不是傻蛋。
又想到李玉恩在府里干的事情,婁夫人對李玉恩竟有幾分刮目相看了。
男眷那邊,坐在一眾賓客間的李興盛,更是如魚得水了。
他是曾是京城第一公子,不管是長相還是談吐,都不曾輸過誰。
在鄉間磨難一年,絲毫沒有磨去他身上的傲然貴氣。
除了婁知府和婁大公子,其他所有人,無不對他心生折服。
有如此兄長,也令大家對李玉恩的看法,有了些改變。
.
婁府的大年前三天,在喧嘩熱鬧中過去了。
婁承業跟著父兄接待了幾天的客人,臉都笑僵了,終于在第四天這天,可以歇一歇了。
因為初四這天,知府衙門的人開始正式辦差了。
衙門的人,只有三天休假。
婁承業被婁知府喊到了衙門里。
簍知府辦事的屋子里,已經站了不少人了。
有婁家公子們,有幾個同知主事。
“豐安縣赤峽河石橋的事,還有河道修繕一事,務必得嚴查一番!”婁知府看向婁二公子,“老二,你帶上老三老四還有老五,跟著劉同知陳主薄前去秘密查訪。”
豐安縣令寫信來陳述石橋的事,字里行間寫著婁知府在冤枉他,既然明查查不出,那就暗查。
幾個人紛紛說道,“定不會叫大人失望。”
婁承業看一眼哥哥們,硬著頭皮低下頭來。
聽完差,婁承業回到后宅,對李玉恩說了他要跟著哥哥們遠行辦差的事。
李玉恩很高興,“這么說,相公是正式當差了?好事啊,我祝賀相公旗開得勝,馬到成功,一定查出問題來!然后,得一個正式的差事。”
婁承業雖然是知府家的公子,但身份仍是布衣,在沒有干出一番成績來時,到衙門里當差可是服不了眾的。
雖說高門子弟不需要走科考謀官職的路子,但毫無本事就占著一個職位,若被對手知道,是必會惹上被舉報彈劾的麻煩。
婁知府想讓兒子躋身衙門,就得讓兒子建立一番功業出來,才好服眾。
婁承業也知道這一點,經過這幾天大家對他的鼓勵,他有了人生奮斗的目標。
不想讓自家娘子失望的他,對李玉恩點頭道,“娘子放心,我一定好好干。”
“我相信相公是能干之人。”李玉恩夸著他。
下午就得遠行,李玉恩給婁承業收拾著行裝,還往藤條箱中裝了不少點心果子,又塞了一包碎銀子和銅幣作備用。
看到小娘子這么悉心關懷,婁承業暗暗發誓,一定要做一番事業出來。
。
初四這天下午,婁二公子帶著婁承業他們,喬裝便服出了城。
加上護衛,一行十個人,或騎馬,或乘驢子,或坐騾子車,往豐安縣而行。
在初八這天下午,他們按著婁承業的指引,來到了那座去年新修的石橋旁。
婁承業跳下馬背,馬上跑到橋上數起了石塊。
其他幾人,也紛紛走了過去。
可就在這時,從附近跑來幾個村里人,大聲喝問他們,“你們是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