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還是想跟她談談。”
“那好吧,你自己決定”
趙昆點了點頭,不想在這個問題上深究。
就在二人再次陷入沉默的時候,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二人抬眼看去,卻見是宮里的傳令官,以及一名老者。
這老者,趙昆曾見過,好像是農家之人。
“下臣見過太子殿下。”
“草民拜見太子”
傳令官與老者剛見到趙昆,便恭敬向他施禮。
趙昆反應了一下,笑著抬手道“兩位免禮。”
“謝太子殿下。”
傳令官站直身體,朝趙昆拱手“太子昆,吾奉陛下之命,前來向太子昆傳達陛下的命令。”
說著,拿出一封密信,遞給趙昆“陛下有令,太子在南越所行之事,無需向他稟報,自行處理便可,另外,陛下希望太子早日歸國。”
“有勞貴使了。”
趙昆笑著點頭,然后抬手示意道“貴使稍坐。”
“不用了,下臣還要回京向陛下復命。”
“這么著急可是發生了什么事”
“回太子殿下,咸陽一切安好,只是商會那邊,出了些狀況,還有銀行也有些困難,下臣臨行前,左丞相曾讓我調查沿途郡縣的銀行收支。”
說著,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又道“時候不早了,下臣還得前往下個郡縣,望太子殿下見諒”
“沒事的,去吧。”
趙昆擺了擺手,目送傳令官離去。
這時,那名老者忽然開口道“此次來南越,多虧了吳郎令,吳郎令是個盡職盡責的人。”
“呵呵,陳老,好久不見”
聽到老者的話,趙昆驀然回首,笑呵呵的道;“想必陳老來南越,是給昆帶好消息來的吧”
“還真是什么都瞞不住太子殿下,不錯,這次來南越,是雜交水稻的事,有了新的進展,我們實驗了幾畝田,效果不錯,想來南越這邊,進一步實驗”老者捋著胡須,也笑著說道。
“真的嗎”
趙昆瞪大眼睛,驚喜交加的道“雜交水稻真的可行”
“是的,完全可信,只要再培育幾代,應該能培育出優良的品種”
“那太好了”
趙昆興奮道“南越這邊正好有高產稻種,一年兩熟,若是以此培育,定能收獲奇效”
“說不定能培育出一年三熟的稻種”
“一年三熟”
聽到趙昆的話,老者頓時一怔。
“陳老不必質疑,這是有可能的,正好我打算開發南越,有高產糧種,當真如虎添翼”
“太子打算開發南越”
“是啊,開發南越的好處有很多,你來這個地方,想必也是遭遇了一些事吧”
“確實如此。”
老者點頭承認道“起初我們在蜀地培育糧種,因為招募的都是一些有經驗的農戶,所以研究得還算穩妥。”
“可后來,那些農戶陸續辭去研究新良種的工作,轉而跑到工廠去了。”
“本著不強行招募的原則,我們又雇用了一些新農戶,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地的農戶越來越少,就連農耕都有些人手不夠”
“家兄聽聞太子來了南越,便讓我帶著雜交水稻的最新研究消息,也來詢問太子,此事該如何處理”
聽到這話,趙昆已經明白了事情的根源。
雖然土豆和紅薯的出現,讓大秦再無饑饉之憂。
但那兩樣東西,其實沒什么營養。
缺糧的時候可以填飽肚子,但也不能成天當飯吃。
嚴格說起來,如今的大秦,其實還是處于常年缺糧的狀態。
甚至,因為種土豆和紅薯比較費地,其余糧食還有一定程度的減產。
如今大秦官員的眼界,都慢慢變高了。
他們認為,一個富足的國家的標準,絕對不僅僅是讓百姓吃得飽。
能夠讓百姓吃得好,也應該是大秦的追求之一
可土地的面積是有限的,因為工廠抽調了大量勞力,導致農耕人手不夠。
這如今已經成為大秦面臨的一個巨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