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費事,我相信太子殿下的能力,想必象郡那三十萬駐軍已經被太子殿下接手了。”
韓信笑著擺了擺手。
章邯也點頭附和:“以太子殿下的能力,確實不用多此一舉。”
“那我們接下來要怎么面對趙佗的二十萬大軍”吳廣忽然開口道。
掃清百越之地外圍,是韓信的首要策略。
至于為什么不第一時間對付趙佗,主要還是趙佗在百越的掌控力。
即使趙佗曾經詐死,但他的勢力遍布整個百越。
可以說,每個部落幾乎都有他的人。
只要趙佗一聲令下,有的是人為他賣命。
這種情況下長驅直入,很有可能被對付騷擾糧道。
糧道是軍隊的生命線,一旦糧道受損,軍隊就會陷入被動的局面。
所以面對這種情況,章邯的第一想法就是,找機會宰了那些蠻族俘虜。
比如北帶部落,招降是他招的,想宰人也是他想的。
在看到北帶部落的四萬人時,他就詢問了韓信。
韓信沒想到章邯這濃眉大眼的漢子,心居然這么黑。
不過在韓信闡明利弊以后,章邯最終還是選擇讓他們活著。
沒辦法,現在趙昆大力發展百越之地,需要很多人口,殺多了,趙昆肯定要發飆。
他們不怕面對任何敵人,就怕趙昆發飆。
誰讓這個太子殿下手段非常呢。
不過,面對趙佗的反叛,攻守已經移行。
現在的情況是,只要大秦不想打,趙佗就會陷入兩面夾擊的地步。
而只有大秦主動出擊,趙佗才有機會。
趙佗的二十萬大軍在番隅郡城,現在應該還不知道象郡大營被趙昆奇襲了。
若是知道了,他的出路只有兩條,要么往巴蜀方向移動,要么出海。
可趙佗起兵攻占郡城,不可能選擇這兩條路,uu看書因為這不符合他的計劃,所以他想做的,可能別有目的。
就算暫時還搞不清楚趙佗的目的,但其實,最合理的選擇在韓信看來就是頭也不回的開熘。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畢竟趙佗的二十萬大軍,是不可能反攻秦國的。
首先是后勤裝備比不上,其次是戰斗力也比不上,唯一的地勢,也在逐漸丟失。
這個時候跟大秦打,無異于自尋死路。
趙佗未必看不出來,只不過這個時間段,趙佗整合依附于他的百越各族,完全是靠個人魅力和以前的威望。
如果不戰而逃,很可能會引發更大的危機。
但趙佗肯定不會在打不過的情況下硬打。
如果到時候,依附于趙佗的百越各族都放棄了他,那新秦軍就得長驅直入了。
而長驅直入面臨的問題就是正面對戰。
雖然百越之地山多林密,但關隘還是有不少。
二十萬大軍,就算分出十萬駐守在關隘內,新秦軍也得費勁攻打。
這種時候,那些蠻族俘虜就起作用了,畢竟他們常年生活在這里,論地形肯定比老秦人熟悉。
而攻打關隘的時候,還得用命去填。
這個人命當然不能是老秦人的命。
所以勇曇他們活下來了。
說實話,要是章邯鐵了心要殺俘,韓信也不打算阻止。
只不過章邯也明白這些道理,蠻族俘虜就是他們攻城的先鋒,留著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