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雙方選擇的地方,是百越難得一見的開闊之地,沒有什么所謂的地利優勢。
他已經來不及撤退,只能決一死戰。
他更不打算跟秦軍玩戰術。
因為沒必要玩。
他的軍隊是原來的秦軍,對方也是秦軍,就算玩變陣游戲,雙方的差距也不大。
只是浪費時間罷了。
現在最有效的戰斗方式,就是騎兵對沖。
秦軍騎兵,人人不著片甲,而且人數明顯也比趙軍少。
這就是巨大的優勢。
而章邯和韓信都發現了趙軍的異狀。
趙軍沒有阻斷章邯與韓信匯合的步伐,或者說,他們在故意放章邯和韓信匯合。
“趙軍要決戰了”
章邯出身將門,對戰爭的嗅覺,本來就無比敏銳。
他知道,趙軍要以命相博了。
騎兵對沖,其實是殺敵八佰,自損一千的戰術。
趙佗領軍數十年,對戰術的運用,并不差,他知道自己的優勢,也能合理利用自己的優勢。
但大秦的鐵騎,并不遜色于趙軍。
大秦的火槍也比趙軍的弩箭兇勐。
機動性也不比趙軍差。
趙軍在失去裝備優勢后,如果決戰,就會選擇一個最簡單的方式。
騎兵對沖是騎兵最原始,也是最基礎的戰斗方式。
這樣的情況下,你能依靠的只有騎術和個人武力。
而趙佗用出這一招,也就意味著他要搏命了。
“這老家伙想打時間差”
韓信也不是傻子,自然看出了趙佗的目的。
趙佗想把章邯放進來,然后來一波決戰。
最血腥也是最原始的碰撞。
只有這樣才能最快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
如果不這樣做的話,雖然章邯人人不帶甲,但通過迂回撐到孫通等人的到來也不是問題。
換句話說,趙軍想要用這種最原始的碰撞,在孫通等人趕到之前,吃掉己方十多萬人,再反過來利用騎兵優勢,滅殺孫通等人。
胃口不是一般的大。
韓信也不得不贊嘆趙佗是個狠角色。
如果趙佗選擇其他方式,不管是壯士斷腕,或是其他,就算能占據上風,但等到孫通二十多萬步兵到來,也就沒什么事了。
但他選擇了最簡單的作戰方式。
騎兵對沖死人可就太快了。
大型騎兵對沖,分分鐘就得死傷幾千人。
這基本上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節奏。
但是,韓信心動了。
贏了
趙佗這二十萬人,恐怕跑不掉
輸了
輸了還管那么多干嘛
就在韓信躍躍欲試的時候,趙佗已經從中軍走出,身披鎧甲,手持長劍,站在中軍大旗之下。
“神明庇佑的將士們,同是秦人,嬴政卻不給我們活路,奪走我們辛苦建立的基業,殺害我們的友族,如今還讓秦人與我們自相殘殺,今日,我們要捍衛我們的尊嚴,不死不休”
趙佗舉起手中的長劍,高聲吶喊道“將士們,有神明庇佑,本將就站在這里,一步不退”
“我們也不退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