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都,咸陽。
一只黑嘴灰毛的鷹隼,振動著翅膀越過巍峨的宮殿群,俯沖而下。
穿插在厚重的古城墻與樓閣之間。
半響,鷹隼的速度減緩,輕輕落在一座暗紅樓臺上,一邊撲騰著羽毛,一邊歪頭打量著臺上仰躺的青年。
唳
隨著鷹隼鳴叫,青年勐然睜開雙眼,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塵,朝鷹隼抬起手臂。
似乎早已習慣了這個動作,鷹隼在青年抬起手臂的剎那,便撲騰騰的落在了他的手臂上,用嘴摩擦著青年的衣袍。
青年臉上帶著笑意,寵溺的撫摸了一下鷹隼的翅膀,隨后拿出準備好的肉蒲,喂給鷹隼啄食。
等鷹隼吃完后,他才將注意力集中在鷹隼左腳的竹筒上。
伸手取下竹筒內的白絹,青年展開默讀了一遍,然后望著這座滄桑的咸陽王宮,眼神迷離。
“義父,父皇”
趙昆輕嘆了一聲,自言自語道“你終究還是做出了決定嗎其實我真不想當皇帝啊”
在他自言自語當口,背后傳來一陣腳步聲,轉頭望去,卻見一個身穿官袍的青年朝他走來。
“公子,我們該走了”姜潮拱手提醒道“陛下已經召集文武群臣,前往咸陽宮朝會了。”
“知道了。”
趙昆微微頷首,然后放飛了手中的鷹隼,轉身下了樓臺。
與此同時。
咸陽宮大殿。
文武百官分列兩側,屏息凝神,靜靜等待。
自從太子昆歸來,很多人就感覺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特別是這次大朝會,無比的莊重,讓人隱隱有種即將變天的感覺。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野果閱讀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就在眾人思緒萬千的時候,內侍喜快步走到大殿門口,尖聲吶喊道“陛下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聽到吶喊,齊齊跪拜在地,高聲行禮。
當初烏桓使者的一句恭維話,如今成了大秦朝廷的唱禮,說來也與趙昆有些關系。
若不是他教烏桓使者這樣恭維始皇帝,也不可能有群臣跟著唱禮。
在唱禮中,始皇帝身穿黑地鎏金龍袍,大步走進大殿,然后一步一步跨上御階,坐在龍椅上,抬手道“眾卿平身”
“謝陛下隆恩”
群臣再次拜禮,然后起身站立。
這時,嬴政瞥了眼身旁的內侍喜,后者立刻心領神會,從小太監手中托盤上,拿起一卷黑龍金文圣旨,緩緩展開。
群臣見到圣旨的剎那,眼中皆是閃過一抹疑色。
在大秦,圣旨的出現頻率并不高,畢竟始皇帝勤勉政務,有什么重要事務,直接就處理了,再加上他有巡狩天下的習慣,大的地方問題,在當地就解決了。
而且,不管是獎勵,還是懲罰,很多時候都是當面說。
這種最高格的黑龍金文圣旨,更是極為罕見。
難道
就在群臣心中有所猜測的時候,內侍喜再次尖聲念誦道“大秦始皇帝制曰”
喜的第一句話出口,群臣無不驚訝萬分。
大秦的圣旨有三種,分別是制,詔,誥。
始皇帝極其嚴肅的命令,一般都是用制,代表必須執行。
而詔,則是按詔上面的內容執行即可。
至于誥,大多都是布告公文之類的。
正式或者嚴肅的程度,從高到低,不一而足。
但是,大秦自統一六國之后,能夠用到制的圣旨,少之又少。
大多數情況,都是對外用兵,或者國內有什么重大的事務需要處理,才會使用制這種圣旨。
不過,最近秦國歌舞升平,一派祥和,就連不安定的百越之地,都徹底平定,甚至還在建造新的郡城。
也沒聽說始皇帝身體有何不適。
為什么突然要發一道如此嚴肅的圣旨
卻聽喜接著念道“朕聞太古有號母謚,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謚。
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思及此,故朕為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