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孔鮒祭酒邀請朕來講課,其實他們的意思,朕心里明白。當初大秦學宮創立之前,在起名問題上,還有另外一個選擇。那便是,大秦皇家學院。但是,這個名字,朕不喜歡,所以否決掉了”
“還是那句話,大秦學宮,絕不是大秦皇室的私有之物。
一個帝皇門生的名頭,在朕看來,根本沒有什么意思。
難道,缺少這個名頭,你們的才學就會被埋沒么”
孔鮒聽到這句話,抿了抿嘴。
他看向趙昆的背影,眼神有些恍忽。
這個時候,孔鮒不由得想起自己初見趙昆的場景。
彼時,趙昆還未與始皇帝親近。
他入博士宮,兼任傅丞之職,負責皇子們的教學工作。
那時候的趙昆,不學無術,貪玩好惰,被他十分看不起。
這才過去不到十年,誰能想到,趙昆就已經走到了這種地步。
他的眼光,已經超出自己這個一生都在朝堂打滾的老臣太多太多。
“朕想象中的大秦盛世,當是幼有所恃,老有所依,百姓安居樂業,才學不被辜負;
目前來看,大秦已經初具此氣象。你們,生在了一個好時代啊”
趙昆這一番十分親民的演講,讓他與學子們的距離,在不知不覺中拉近了。
大秦學宮的學子們,第一次知道。
原來自己的皇帝,如此的親民。
而這一次近距離的接觸,也是趙昆登基以來,第一次從帝王的神壇走下來。
接下來的時間,隨著趙昆的講述,學子們的情緒不斷高漲。
不知不覺間,天色已經日落黃昏。
趙昆抬頭看了看外面,及時結束了這次講話。
他離開時,學子們比開始時,還要熱情了太多。
孔鮒等人面面相覷,相視苦笑。
這次趙昆前來,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學子們或許沒有聽明白趙昆的意思,但他們卻聽明白了。
趙昆沒有答應與大秦學宮之間的關聯,更進一步。
似乎,孔鮒等人的想法落空了。
但是,趙昆敞開心扉的一次談話之后,孔鮒等人,卻也沒有留下什么遺憾。
今后大秦,唯才是舉。
而比才華,大秦學宮,不懼怕任何人。
舞臺,陛下已經為他們搭建完畢。
他們最后能夠走到哪一步,那全憑個人本事。
從這個角度說,似乎大秦學宮,也不吃虧。
自從趙昆應邀在大秦學宮演講,已經過去了兩個月的時間。
雖然在這次演講中,趙昆并沒有明確答應大秦學宮什么事情。
但是,在這兩個月的時間中,大秦學宮變化頗大。
趙昆離開學宮的第二天,大秦學宮便宣布創立一份報紙,名為大秦時評。
這份報紙用于刊登學宮教授以及學子的文章。
其中最大的篇幅,是他們對時事的點評。
因為大秦學宮本身便在民間具有極大的名氣。
在百姓們眼中,學宮之人,別的不說,見識起碼是遠超常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