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們都需要好的電影來告訴所有人,電影應該是什么樣子,不是嗎”
“你說的當然是一方面,不過,如果我們的電影行業如果只有眾口鑠金的好,那很多的經典之作就不會出現了。”周云說,“總有一些作品需要經歷暫時的不被認可、不被喜歡,然后經過時間的積累,大家才會發現,那是一部值得大家去看的電影。”
記者還想要再接著問,劉韻已經見機借著這個話口對周云說“盧星星導演找你呢,小云姐。”
她對周云說完,才轉頭看向記者,用英語說“非常抱歉,周云小姐后面還有別的會面安排。”
記者并不想就此放過周云。
但是劉韻非常堅決地阻擋住了記者。
周云就勢對記者露出了無奈的微笑,朝盧星星導演走過去。
出乎意料的,盧星星的一個字在放映過后,獲得全場長達五分鐘的掌聲。
當然,這并不意外。
電影節就是這種氣氛,只要是一個大家愿意看完的電影,大家都不吝嗇自己的掌聲,去當面鼓勵主創們。
盧星星帶著陳靜向大家鞠躬、道謝。
周云也很喜歡一個字,這一次,盧星星仍然堅持著他的創作風格,講了一個癌癥少年的故事。
整個影片的敘事風格都很平淡,包括其中的幾次情節沖突,都處理得仿佛紀實一般的克制。
這是盧星星執導電影的風格,紀實感,有一點午后陽光般的溫情,也很少有說教意味,不弄那種朦朧的意象讓大家去猜。
在電影的最后,既沒有講那個癌癥少年是否治好了癌癥,也沒有給出任何的暗示,它講的是生命這個永恒的主題。
人在死亡降臨陰影之下,對生爆發出的渴望,對生命意義的探尋。
這部電影講的就是這么一個宏大的主題。
一般來說,越是這種宏大的主題,越難處理,要么處理得煽情動人,要么處理得“冷淡無情”。
盧星星用一種克制但細致的拍攝風格,于無聲處在觀眾心中驚雷。
而這非常符合戛納電影節的口味。
如果說謀算在戛納是遭遇了一次“大失敗”的話,一個字就是在戛納獲得了一次“大成功”。
場刊打分來到29,成為高分作品,被媒體們視作奪獎大熱門。
與一個字口碑大爆的同時,將云臺也放映了。
周云和宋遲一起走上將云臺的紅毯,兩個小時之后,將云臺的媒體評論出來,被稱為“中國有史以來最好的災難片”。
本章完
rg。rg,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