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街繁華,酒樓商鋪,鱗次櫛比。
孟府馬車停在一間櫥窗精致華麗的成衣鋪前,小二一臉客氣討好的出來,將孟檀兒和孟儷兒姐妹二人請進了鋪子。
掌柜的認出孟儷兒,笑瞇瞇出了柜臺,又在孟檀兒身上略一打量,便猜到了其身份。
“原是孟大都督府上的千金,快請,來人,給小姐們上好茶。”掌柜的很是殷勤。
他們霓裳閣是建安最有名的成衣鋪,專做達官顯貴人家的生意,孟府女眷的購買力雖不比那些商賈巨富之家,可人家有軍權,實實在在得罪不得。
孟儷兒:“這位是我家三妹,才從邊關回來不久,祖母最是看中她,特意讓我陪著出來逛逛,多置辦些像樣的物件兒,掌柜的,趕緊將鎮店的寶貝都拿出來,讓我三妹好好挑挑。”
掌柜閱人無數,最懂聽話聽音兒,當即知道自己今兒是要開門紅了,忙吩咐了小二幾句,引著孟檀兒在店中挑選。
孟檀兒被眼前五彩斑斕,新穎漂亮的衣裙迷花了眼,只覺身身都美,件件都喜歡,恨不能將整間鋪子都包下來。
她雖從小也是錦衣玉食,可邊關哪能與建安相比?
她兀自取下一襲艷麗的銀紅套裙,對鏡自照,愛不釋手。
掌柜巧言夸贊:“小姐不但天生麗質,眼光更是極好,這條百蝶穿花留仙裙是這個月才上的新款,料子用的是江南來的軟煙羅,又輕又軟,衣襟,袖口和腰封用蜀地金云絲縫了足足五百六十八顆南洋米珠,小姐穿上必定光彩照人,艷壓群芳。”
孟檀兒本就喜歡,聽掌柜的如此一說,當即霸氣道:“給本小姐包起來。”
孟儷兒四平八穩的坐在客席喝茶,眼底流淌過隱秘的嘲諷。
今日祖母讓她陪三妹出來置辦衣裙首飾,為的是能在過些日子的小滿節上,打扮得體,賺個清流美名。
小滿是春夏之交最重要的節日,目的是為農事祈福,會有祭車神,祈蠶節,食苦菜,派麥餅等祈求風調雨順,秋日豐收,國泰民安的活動。
這等時候,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做‘樸素’打扮,以便彰顯自己平日近人,純真質樸,知書達理,善心仁厚。
當然了,此‘樸素’非真的要粗布麻衣,簪環退盡,而是換種方式,比的是低調的奢華。
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攀比,沒有哪家公子貴女真的愿意落人一頭,如此一來,衣著打扮上需費的心思反而更多。
孟檀兒素來張揚,喜紅愛綠,根本不用她費口舌,就已經迫不及待挑了身最耀眼的銀紅,軟煙羅又是十分金貴難打理的料子,更別說那叮叮當當的一身米珠...
呵~
孟儷兒克制的押了押唇角上揚的弧度,幾乎已經可以預見小滿那日,孟檀兒孔雀開屏,沾沾自喜的無知模樣。
待她一盞茶用畢,孟檀兒那頭已經命人打包了十幾身艷麗華美的衣裙。
孟儷兒這才慢條斯理的上前,將孟檀兒拉到一邊,小聲為難道:“三妹,這里的衣裙不便宜,祖母只給了咱們五百兩,怕是不夠花銷...”
沉浸在買買買喜悅中的孟檀兒一聽這話,立馬不樂意了:“祖母說了,讓我喜歡什么就買,銀子不夠從公中支便是。”